“钱荒”令热钱外逃?

时间:2022-08-21 11:59:27

被全球投机性资金催得滚烫的新兴市场,正在经历热钱快速抽离带来的资本剧震。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接近终结,疯狂开启近两年的印钞机戛然而止,全球热钱正在从泡沫极度膨胀的新兴市场向美国本土快速回流。日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不管股市、汇市还是债市,资本多米诺在全球新兴经济体的连锁反应正在快速发酵。

与此同时,一场史无前例的银行业“钱荒”将中国推上了“震中”地带。按官方的解释,今年6月底引爆的“钱荒”,仅仅是一次银行业的“内部压力测试”。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眼中,美国关闭印钞机后引发的世界性“钱荒”,与内地市场的银行“钱荒”,绝非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

“美国投资方要求清空全部账户,我们也在7月上旬把所有的股票、期指账户进行了清盘。”地下私募对冲基金经理钱锋(化名)告诉本刊记者,公司已经结算了绝大部分信托、理财计划以及股票账户。

“按照公司的解释,美资股东调整操作策略,未来更倾向于投资美国本土金融衍生品市场。”钱锋进一步表示,对境外热钱来说,看好中国的基础是人民币升值的跨境套利和稳定的利差收益。

“钱荒”之后,热钱加速逃离中国?

热钱加速流出中国?

就职于杭州某地下私募机构的钱峰,任职对冲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接近5000万元。

“公司成立于两年前,当时股指期货刚刚获批。我们这个工作室操盘的资金主要投资于股票、期指。”钱峰向记者表示,公司主要的资金都压在了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上,投资股市的仅仅是少量资金。

钱峰操盘的资金是否就是传说中可以翻云覆雨的境外热钱?钱峰的回答较为委婉:“可以称我们是热钱,但我们最根本的操作就是套利。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外资进入中国扣除掉入境成本,可以获得超额的汇率差价以及本币存款利差。如果再用人民币配置收益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收益。”

实际上,钱峰管理的股票资产仅占公司总资产的很小部分。“公司本来想在境内做一只大型的对冲基金,严格按量化操作进行,但国内衍生品市场推进速度太慢,能够给股指期货进行对冲的标的太少。”

6月底,钱峰和他的团队原本计划利用A股的暴跌抄一拨底,但来自公司的要求是不再开新仓,逢高兑现股票、期指。“杭州、深圳是两个重要的境外资金流入地,我们这个圈子相对封闭,各家的动作都比较清楚。在我们之前,已经有一些机构选择了大力度减仓。”

在外界看来,索罗斯等投机大鳄是境外热钱翻云覆雨的典型,钱峰却认为,大多数热钱并不具备主动做空的能力。“热钱进入中国后绝大部分都流向了低风险品种,只有小部分进入了证券市场。我们的操作风格和思路与内地主流的阳光私募、证券基金接近,总规模也不会超过一只特大型基金的体量,市场操作更多还要是看本土基金的脸色。”

境外热钱从中国大撤退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第一个交易周,流出中国股票的资金高达5.6亿美元,同时在中国债市的资金也呈现净流出状态,并且资金流出的速率在7月中旬开始继续增加。

“热钱涌入中国的最直接通道就是海关虚假贸易,大量出口自中国的商品在香港转港后,即在进口和出口双方向带来了增量,热钱以此蒙混入境。”钱峰进一步表示。

来自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进出口增速双双下降。其中出口增速下降3.1%,创下自2009年11月份以来44个月的最低值;进口增速下降0.7%,为最近4个月以来最低。

资深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分析认为:“在今年前两季度,进出口数据异常暴增,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警惕,连续公开提示风险。在系列警示作用下,虚假贸易气焰有所收敛。”

“所谓热钱运作的模式,是指在高度开放的国家,最近进入套取汇率价差的短期资本。主要操作的目标是金融衍生品。”赵庆明认为,虚假贸易中究竟存在多少热钱套利的成分,现在很难准确估算。

外资投行高盛高华的判断是:“热钱流出可能在2013年下半年持续,趋势逆转可能发生在2014年的第一至第二季度。”

在热钱加速撤离中国的同时,境外投行也在不遗余力地大肆唱空。花旗银行日前宣布将今明两年中国GDP增速预期分别下调至7.4%和7.1%。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也纷纷预测报告,调降中国经济增速。

钱峰对热钱的流动有着自己的理解:“境外资金真正关注的还是人民币汇率,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人民币预期贬值,热钱失去了套利欲望。同时,美国关闭印钞机后,货币泡沫被刺破,盘踞在高风险资产中的资金被迫抛售股票、债券,回流美国,进而引发了国际热钱的‘钱荒’,我国‘钱荒’在一定程度上与之类似。”

人民币:贬值+降息?

从今年6月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的价格走势已经结束了上半年的急升状态,步入盘整,并且人民币呈现一定贬值预期。

从人民币离岸市场价格走势来看,7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维持在6.17水平,同期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价格一年期已经达到6.27水平,两年期则达到6.36水平。这显示出人民币兑美元在未来一年内的贬值预期将超过10%。

业内认为,最近公告的出口数据大幅滑坡,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显露无遗。在世界各国竞相推动本国货币贬值刺激经济的同时,人民币汇率会寻求更加主动、积极的策略。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判断,我国管理层主动实施人民币贬值策略的可能性极大。“人民币升值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范围而言依然较快,于是美国、日本等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以汇率市场制度为由迫使人民币升值。而今我国出口数据出现下滑,正好为人民币贬值提供了良好理由。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大致将在6.15?6.20的区间波动。”

与此同时,支持热钱大量进入中国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民币存款利差。日元利率长期实施零利率,港币、美元同期存款利率不足人民币的1/10,热钱在境内即便不进行任何投资,仅仅放在银行里,也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利差收益。

全球进入降息周期,人民币存款会不会跟进采取降息策略?

扈志亮对此态度谨慎。“虽然高层重提保增长,但未来货币政策松动的迹象并不明显。目前我国银行出现了大量贷款坏账,由于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高铁铁路大发展等项目,政府和企业都向银行进行了巨额贷款,而许多贷款在短时间内难以收回。在银行自身资金链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下,降息或将引发更深层次的金融危机。”

实际上,货币“钱荒”的背后,实体经济却并不“缺钱”。

上海某核心券商机构专员告诉记者,最近他走访了大量京、广、沪企业,发现实体经济日子非常难过,特别是一些出口型企业,外需不振,遭遇重创。现在企业的财务负担过重,即便是缺钱,也不敢轻易申请贷款。降息无疑是个重大利好,但在高通胀背景下,监管层是否敢动用降息工具,值得怀疑。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境外热钱高调唱空的同时,选择做空出逃。

钱峰任职的投资机构,就早早搭上了热钱撤退的头班车。

上一篇:美国P2P平台如何做风控? 下一篇:笔歌明志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