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

时间:2022-08-21 11:38:10

关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

摘 要: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愈加显现出其特殊性和必要性,我们应该用科学务实的方法和手段,用更加负责任的心态与认识,处理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关键词:企业 石油 社会责任

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不是个新的课题,但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愈显现出其特殊性和必要性。而且,按照我国《第十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和眼界,用科学务实的方法和手段,用更加负责任的心态与认识,发展地处理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笔者结合新近所学“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及对资源型国有企业新的认识,以中石油地域所处为思维背景,再谈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国内外相关领域多方面探讨,比较认同的是这样一个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这是泛义的理解。而从中国国情和中国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发展沿革以及到目前大型资源型企业仍然承担着尚未能分离出去的“企业办社会因素”这一现实状况看,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包含着对社会稳定、促进就业,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大化贡献等方面。因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范围更广,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更多,那么,企业应当怎样认识和承担好社会责任呢?

1.必须解决认识问题

我们讲,看待企业社会责任也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思维来看待。现在看来,国有企业承担好社会责任至少是出于三个大的方面的需要。首先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其中人本思想的落实,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对企业保持和保证经济效益最大贡献的同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要求。

其次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客观需要。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在资源利用与资源节约上,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在生态事前维护上与事后建设上,更加注重事前维护”以及“以人为本发展理念”,都客观要求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从人的生命、环境的健康方面,对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工农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主体。尽管多年来企业改革改制,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5000万产业工人,也同时仍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更加注重社会发展”使我们务必把建设自身的和谐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才相应具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结合中石油这样的国有大型的资源型企业的现实,承担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必须夯实三个立足点,突出五个方面。第一个立足点,必须明确,我们的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始终是我们国家社会组织的形态之一,履行社会责任责无旁贷;第二个立足点,必须实现企业人格化,企业是法人,企业也是“人”,我们在考虑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首先应该考虑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失去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发展,我们也最终无从发展。简言之,要想自己过的好,先要别人过的更好。第三个立足点,必须深刻领悟和全面贯彻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国际认证,依法依规规范化地执行标准,使责任履行更加具体化。

2.要更加突出国有资源企业新型的安全意识

建设和谐社会所要凸显的一个根本性主题就是以人为本。关爱、保护好人的生命应该是国有资源型企业通过履行人文色彩的社会责任,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石油炼化属高危作业,人的生命系于一旦,企业要把这一“人命关天”的大事,人的生命社会化成份最多的大事作为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从更深层次感悟,解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明确,员工的生命灭失连锁许多的社会问题,更要明确,人的生命权是社会赋予人的第一位权,还要明确,忽视安全的企业就是忽视生命。一个忽视生命的人是不会顾及形象和声誉的,人格化地对应企业,失去对这份社会责任的不作为和作而无为,人将不人,企亦将不企。安全的教训是惨痛的,而它所最终带来的又不单是生命财产问题,连带着的污染、生存破坏,则也使我们理应把安全、环保与节约三位一体地当作企业首位的社会责任。

3.要更加突出国有企业新型的环保与节约意识

“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资源禀赋差、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平不高”都注定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石油这种能源之不可再生性,有效开发、有效利用应成为我们在节约能源上所要承担起的最大社会责任;它也不单是个经济问题,更蕴涵深刻而长远的战略问题,如果盲目地从效益追求的角度出发,把效益最大化作为短期和短视的目标,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将是我国的战略危机。石油的开采不唯滩涂,还要占用耕地、植被、山地、高原等等。在我们生态环境原本相对脆弱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把科学发展观深植心中,既开发好石油有效利用,又最低成本,最小代价地保护环境;在运用好经济政策的同时,更加尊重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而在油产最大化上“埋头苦干”,严重破坏了生态,“当代不惩,下代必罚”!这不仅是我们承担的中国社会责任,也是全球的“社会责任”,当然我们目前兼顾环保与开发的意识是很强的,但在我们开发技术还比较弱化的年代,所造成的损失已经不可逆。因而,国有资源型企业这方面的社会责任很重很重,也是我们石油职工头上“人人有份”、“环境关天”的责任。

4.要更加突出国有资源型企业的稳定意识

这是企业为和谐社会建设之于社会责任的基本切入点。队伍不稳定带来企业生产安全成本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而且最容易外延到社会面,进而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谐社会建设也就多了一份危机与负担。履行好这份责任,溯源石油企业近几年的不稳定因素,在深思之后,企业要带着浓厚的感情去换位思考;要带着对党和国家政策的透彻理解去疏导;要带着鲜明的法制观念去维护,要带着对历史与现实的客观分析去化解;要带着对共性与个性、各种不稳定因素的辩证分析去工作,创造良好的效益与利益格局,建设良好的公平与正义环境,开展好“八荣八耻”荣辱教育,第一时间协调好各种关系;打造好诚信友爱的人文环境;通过积极主动、正面的教育,建设和谐职工家园,造福一方,保队伍安定团结,成为和谐社会的主体与先进分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多一份保障,多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5.要更加突出对社会面就业压力的承担

我们估且不去论“减人增效”的是与非,但必须明确,社会多余劳动总量是相对衡定的,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可持续的发展保证职工就业,尽可能不向社会增加就业压力,以石油开发为主体,延长产业链,做大下游产业,并幅射构建其他产业,使原有职工队伍具有相对充裕宽松的就业环境,使职工能够享有先乐业再安居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我国保障体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要勇于承担来自社会的富余劳动力安置,打破思维上、“疆域”上、行业上的各种界限,最大限度地缓解国家和社会的就业再就业压力,首先为缓解城市由就业引发的矛盾做出努力。与此同时,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要求,通过做大企业,吸纳更多的富余农民工,向农村输出和扶持工业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更好地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性与积极精神。

6.要更加突出企业各方面的依法治理

国企自身需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再大的企业也要置于法律之下。既要依法治企,也要用法律维护好企业,充分理解社会责任中的法律内涵。同时,支持职工员工增强法律意识,能够用法律来解决工资、劳务合同、社会保险方面的事宜,避免“赋闲于法”或超越法律纠“缠”自己的主张。这其中的教育引导也是国企无可他贷的社会责任组成部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国企的员工中普及SA8000标准知识,强化员工既明确自身的权利,又应积极以合乎道德的行动来回报社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注与情感,充分体现企业的以人为本精神。中石油目前已经在构建跨国企业集团的雏形,如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中石油各企业还具有着在进行国际商务时,维护祖国尊严与形象,保障国家利益,弘扬中石油文化的任务与使命,要通过每一件微观的涉外商务,放大国家的社会责任,在成为民族精神窗口的同时,彰显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大化。

企业社会责任是句老话,说它是句老话,有些社会责任其实原本勿需强调,在上述更多的社会责任中,都应是企业的自觉行为;同时又是一句时尚话,说它新或时尚,就是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和承担好社会责任。综上,国有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进而才能扩大自身的发展与生存空间。

上一篇:国企如何真正走好国际化道路 下一篇:CEM联合出口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