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胶”色变

时间:2022-08-21 10:24:55

如果去超市采购,仔细翻看配料表,会发现明胶出现在很多食品中。主食,如酸辣粉、米线里;肉制品,如火腿肠、肉馅里;饮料,如酸性饮料、啤酒里;零食,如龟苓膏、老酸奶、冰激凌、棉花糖、橡皮糖里,都有它的身影。据专家介绍,明胶的使用量不大,主要作用有增稠、增加稳定性、成胶等。

而食用明胶其实就是一种蛋白,一种水胶体,是由煮过的动物骨头、表皮和筋腱制成的。其主要成分为存在于动物骨、腱、肌鞘、韧带、肌膜等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结构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蛋白质。食用明胶还是一种无脂肪的高蛋白,且不含胆固醇,是一种天然营养型的食品增稠剂。食用后既不会使人发胖,也不会导致体力下降。明胶还是一种强有力的保护胶体,乳化力强,进入胃后能抑制牛奶、豆浆等蛋白质因胃酸作用而引起的凝聚作用,从而有利于食物消化。像果冻和龟苓膏等产品长期以来受到年轻女白领的青睐。由此看来,对于食用明胶来讲,此番是受了委

屈的。

另外,常用的水胶体,其实都是“天然产物”。它们有的来自海藻的提取物,比如琼脂和卡拉胶;有的来自橘子皮和苹果榨汁后的残渣,比如果胶;有的来自植物的种子,比如阿拉伯胶、瓜尔豆胶、槐豆胶;还有一些水胶体由微生物发酵得到,比如黄原胶。多数的水胶体是直接的提取物,只有很少数经过一定的加工,比如羧甲基纤维素(CMC)。广泛检验表明,它们对健康也没有危害。

“老酸奶”里的到底是啥明胶?

央视主持人赵普前阵子的一条微博把所有老酸奶都打入了“冷宫”,酸奶和明胶到底有怎样的不得不说的关系呢?

其实自制过酸奶的朋友都知道,自制酸奶的固体类似于上海人爱吃的“炖蛋”,酸奶的固态是牛奶中蛋白质的特殊凝胶状态,跟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有很大关系。但是这个由蛋白质构成的固态性状非常脆弱,稍微摇晃或者挤压就会碎掉。这里也请大家都回忆一下,童年时候的玻璃瓶装的酸奶里的凝冻其实也是很脆弱的,跟现在超市里“老酸奶”的凝冻有很大的区别。大部分市民现在吃老酸奶的时候都觉得跟以前的酸奶一个样,这其实是一个记忆误区,哪怕蛋白质含量再高,纯牛奶的凝胶状态也是一晃就散的。

那现在市场中的老酸奶为什么能做出大家怀念和喜爱的凝冻呢?其实很简单,制造商在酸奶中加入了食品添加剂中的增稠剂,而添加最为普遍的就是明胶。

工业明胶“伤人于无形”

把所有乳业、胶囊逼上“梁山”的就是工业明胶。不少食品、药品,甚至是化妆品生产厂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用了低价的工业明胶。

这些和食用明胶区别开来的明胶是指用于工业用途的明胶,比如板材、家具、火柴、包装、日化、涂料、冶金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类的明胶,如照相用明胶可以制作胶片,药用明胶可以制作胶囊。

而工业明胶最“毒”的地方在于重金属超标。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有容指出,工业明胶之所以无法取代食用明胶,原因就在于工业明胶含有大量“杂质”。陈有容说,工业明胶因为含有杂质,本身纯度就较低,而这些杂质往往是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重金属成分,如铅、铬、汞等,重金属超标对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觑,“容易导致血液疾病,甚至可以

致癌。”

工业明胶中最“毒”的成分无疑是“铬”。它会破坏人体骨骼以及造血干细胞,长期食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会患上癌症。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两年以上才会显现出来。

上一篇:“美丽的谎言” 下一篇:美国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