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檢查的视角看现行资本舍管理改策

时间:2022-08-21 09:51:54

以檢查的视角看现行资本舍管理改策

摘要:本文以檢查的视角,对现行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中存在现象、问题和政策执行中的难点进行揭示和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在内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管理;资本金;檢查;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9-0119-02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政策不断完善,尤其是资本金“支付结汇制”实施以来,总体上达到了在有效监控资本金流入和使用的基础上便利企业资本金验资及支付结汇的政策初衷。但是笔者在对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开展专项檢查中,发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折射出资本金结汇政策制定仍不尽完善。

一、檢查折射出资本金结汇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以备用金方式分拆结汇难以监管

企业利用备用金结汇无需提供该笔及前一笔结汇后的人民币资金用途证明文件、相关凭证及用途明细清单等材料的便利条件,频繁以备用金名义化整为零拆分结汇后留存企业人民币账户,达到逃避监管的目的。由于现行政策对于备用金结汇后人民币可用于哪些项目开支、备用金结汇频率等未作出明确规定,利用备用金结汇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绕道”结汇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流向后续监管难度大

在资本金流入多元化的趋势下,对结汇人民币资金流向的后续监管已成为资本金结汇管理的重点。但实际操作中监管难度较大。首先,企业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转入人民币账户与其自身经营资金混用后,难以确定是否为结汇资金,企业改变结汇人民币资金使用用途难以甄别;其次,企业可以利用虚假合同、关联交易等方式办理资本金结汇,再通过转账、提现、集团内部或关联企业之间账户资金往来等方式转移资金。同时,由于人民币账户与外汇资本金账户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客观上对结汇后的人民币流向进行跟踪监管带来了难度。而且,按照《外汇管理条例》,查询被调查外汇违法事件的当事人和直接有关的单位、个人的账户,需经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或者省级外汇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这就给基层外汇局执法檢查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资本金结汇的真实性审核难度较大

在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中,开户银行负有真实性审核的责任。按现行政策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办理下一笔资本金结汇时,应提供前一笔结汇资金使用情况明细清单、发票等相关凭证复印件,在实际操作中,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材料主要有税务发票、购销合同、工资表等,名目繁多且随意性较大,很难与实际结汇所得人民币用途一一对应,银行只能对企业所提供结汇材料的合规性进行把关,对其真实性审核基本上流于形式。如某企业到资后迅速结汇,且结汇数额较大、用于购货。对于檢查人员提出的货物价值与价格不符的质疑,企业很快提供了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而银行和外汇局无法甄别货值是否在合理区间,只能依据评估报告。此外,现有法规中对银行真实性审核的操作细节并不明确,如未要求银行上网查询发票信息等,真实性审核难度较大。

(四)资本金结汇支付过程中资金的留存和划转不可控

《通知》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账户及人民币账户开立不在同一家银行的,结汇银行在办理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划出时,应当在划款证上注明“资本金结汇”字样,人民币资金划入银行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含划入当日)根据支付命令函办理该笔资金的对外支付。但在实践中,非外汇指定银行在资本金支付环节存在较多问题,某些城市商业行、农村信用社将结汇后的人民币资金作为一般人民币转账汇款处理。交给结汇企业留存,或者未按照结汇时留存的交易凭证支付,并表示自身不是外汇指定银行,不了解相关文件规定或未接受培训。

(五)人民币贷款可能成为规避外汇监管的新渠道

一是人民币贷款的期限难以界定。企业以货款不能及时到账,要及时归还贷款为由申请资本金结汇归还银行人民币贷款。但是企业可以通过与购货方协商,要求对方推迟支付货款造成银行贷款表面逾期,达到使用资本金结汇归还人民币贷款的目的。二是企业向银行申请贸易融资项下人民币贷款,以贸易款作为还款来源保证。企业还利用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归还银行人民币贷款,实际的应收账款事后汇回企业人民币账户上,有可能成为资本金变相结汇的通道。

(六)与企业的财务成本核算存在矛盾

一是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资本金按需使用政策增加企业的汇率波动风险。当企业资本金流入及人民币存在较强升值预期时,企业资本金结汇意愿增强,理性的选择是立刻办理结汇规避风险。二是“先验资后结汇”使企业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同时增加资金成本。现行规定每一笔外汇资本金的结汇使用都必须先验咨询证并出具验资报告,这对于资本金在一段时期内陆续汇入且用途较为琐碎的中小外商投资企业而言,验资次数越多,费用支出越高。

三、进一步完善资本金结汇管理的建议

(一)明确备用金结汇定义及使用范畴

现行政策只规定5万美元以下属备用金结汇,但未对备用金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结汇频度等进行具体规范,可操作性不强。建议作进一步的明确,如若在一定期限内连续结汇且超过规定次数的,应提供书面说明频繁结汇的原因及上次结汇人民币使用情况明细清单,或规定备用金结汇不得超过到资额的一定比例等,防止企业频繁结汇规避监管。

(二)改革资本金结汇支付制度

现行结汇支付制弊端主要体现在支付环节,即企业有用汇需求方可结汇。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应尽快推行“意愿结汇制”,从控制结汇向监管资本金结汇后的实际用途转变。企业资本金经验资后即可结汇并存入人民币专用账户,人民币专用账户境内支付时,按实需原则并提供现行政策的相关材料执行。这样既可避免企业因规避汇率风险而进行违规操作,又可以减少企业的财务支出,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三)加强对以资本金结汇款偿还人民币贷款的管理

一是银行向企业发放的贸易融资贷款基本都有贸易项下的货款作为还款来源,且银行拥有追索权,因此应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对贸易融资项下有还款来源的人民币贷款不得使用资本金结汇资金偿还;二是对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即使企业因客观原因一时逾期,银行应以加收逾期贷款罚息的方式督促企业尽快归还贷款;对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等不良贷款,在评估认定后,可允许企业使用资本金结汇归还,以此控制企业以还贷为名进行资本金结汇。

(四)加强对结汇后资金的流向监管

企业开立与外汇资本金账户对应的人民币专用账户,人民银行外汇管理与账户管理、外汇指定银行国际业务部门与公司业务部门等之间应形成合力,互通信息,按照资金使用的脉络对结汇的人民币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将资本金结汇后人民币资金流向监管延伸至外汇管理局的执法权限,保证资本金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五)加大宣传、培训及违规处罚力度

在做好对社会各界政策宣传相关业务培训的基础上,通过非现场监管手段,督促银行提高防错纠偏能力,加强内控管理,确保资本金结汇各项管理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加大对现场檢查和违规处罚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强化银行的审核责任。

(六)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监管体制

一是与外商投资企业年檢相结合,增设“企业资本金结汇资金流向情况表”,并与《外汇收支情况表》一样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要求发生资本金结汇的外商投资企业将上一年度以各种名义进行资本金结汇和人民币流向的具体情况向外汇局报送。多角度加强资本金结汇用途的真实性审核。二是建立本外币联动监管机制。通过直接投资系统、人民币结算账户系统、反洗钱监测系统实现资本金结汇、人民币资金支付结算和反洗钱联动监管,将结汇人民币资金流向纳入监测范围,跟踪檢查大额或可疑资金交易情况。

参考文献:

[1]陈名,强化资本金结汇管理[J]冲国外汇,2010,(11).

[2]杨清珍,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政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9,(8).

[3]王金红,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的真实性审核的建议[J],西部金融,2010,(5).

[4]李生龙,戴斌,筑牢资本金结汇监管的“篱笆”[J]中国外汇,2009,(6).

上一篇:浅析简历在人才测评中的地位与作用 下一篇:—1循环流化床锅炉提效及低NOx改造的实践'>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