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推动产业结构现代化

时间:2022-08-21 09:28:19

【摘要】因此,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就是要按中国居民消费结构高品质化、服务化变动趋势演进,通过反垄断、放松管制、税收激励等一系列制度性调整,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中的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的发...

张平:推动产业结构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朱敏:中国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很多年了,但理论界和实业界对此依然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正本清源。

张平:产业结构的演进问题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方面,对此我们课题组做过一系列研究,我也专门写过文章予以阐明。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能否向现代化演进,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推动产业结构现代化,让社会资源进入到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就会出现“钱炒钱”的虚拟化问题,出现经济“泡沫”甚至经济停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

朱敏:您所说的“产业结构现代化”,对中国而言,有没有相应的框架性路径?

张平:我永远认为,“调结构”这件事是“机制”重于“结果”,调结构是完成不了的。现在政府始终在调,调来调去,最后看到的结果是利益集团越来越强大,结构越来越扭曲,所以怎么强化机制可能才是调结构的核心问题。整体而言,路径转换都得靠加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和公共服务机制来进行调整,当然也包括财税等问题。

因此,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就是要按中国居民消费结构高品质化、服务化变动趋势演进,通过反垄断、放松管制、税收激励等一系列制度性调整,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中的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逐步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

朱敏:中国的产业结构确实有待“现代化”。那么,产业结构“现代”与否,本身有没有明显特征?或者说,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演进是否良性,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

张平:一个国家想走入现代化,有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如何使传统部门走向现代部门。现代部门的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工业(第二产业)的就业水平,全世界对此都极度关注。透过全球发达国家的历史可以看到,这些国家都经过了一个工业化的就业高峰期,这个工业就业高峰期以数据为衡量标准,即劳动力在工业中的就业比重超过30%。所有发达国家,除了日本以外,基本上都经历了50年以上的高峰期(日本也保持了40年),按照国际的数据来算,德国的工业就业比例一直到2008年还保持在30%以上,已长达126年。

所有的发达国家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来大量的个体农业劳动者转变成工业部门的就业者。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到目前还没有进入到富裕国家的水平,还没有达到过工业就业的高峰期。中国尽管是工业大国,但从现在的官方统计来看,劳动力在工业中的就业比重没超过30%,最新的统计数字是28%。考虑到3%~5%的统计误差,就业比重超过30%的年份也就是10年的工夫。因此,比较国际情况来看,中国的工业化高峰期太短了。中国工业高峰期时间太短,导致大量的产业工人没能得到足够的就业训练。

朱敏:我们能否通过劳动力在工业中的就业比重反映出的问题,得出中国没有完成真正持续性工业化的结论?

张平:可以这样说。同时还能由此得出两个推论:一,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没有完成向发达国家的转变,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传统产业部门并没有完成根本性的转变。这个是比较大的问题。二,中国现在随着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有些发达省份已经出现了“去工业化”状态,工业部门的就业呈现一个下降性趋势。对此有很多人争论,说这是不是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提高导致的。实际上中国产业的资本密集度远不如德国,但德国工业就业比重依然很高。尽管中国的趋势是资本密集度在提高,但仍有不断提高工业就业比重潜力。

上一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马蔚华:管理国际化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