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模式”对农村金融创新的启示

时间:2022-08-21 08:16:30

“天马模式”对农村金融创新的启示

摘要:“天马模式”是农村经济金融发展自然形成的一种金融模式,具有融资、租赁、服务等多种手段,促进了经济发展,值得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启示

一、天马公司的运作模式

2006年,山西省汾阳市田屯村成立了天马汽车运输公司,其主要运作模式是:

(一)资金筹集

天马公司资金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村民入股资金,最初由5名村干部分别拿出2万元作为入股启动基金,之后陆续吸纳60余户村民入股,股金增加至200万元;另一部分资金由几大汽车经销商的50万元投资组成,截至2008年4月底股本金达到260万元,发放贷款310万元。股息分红实行定额分配,一年一结,月息15‰。

(二)业务运作

1、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由天马公司与汽车经销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统一购车,车价的10%由经销商垫付,50%以上为购车户支付,不足部分由天马公司垫付。经销商与天马公司垫付部分,购车户要按15‰的月息支付垫付款的本息,还款期限可协商约定,最长不超过18个月。

2、运输车辆集体化管理。所有融资租赁购入车辆和挂靠加入公司车辆,由天马公司与养车户签订挂靠协议,由公司统一办理养路费、车辆保险等费用,并以公司名义出面受理一切对外事项。车主对租赁车辆仅有经营使用权,公司每月底根据还款情况向其发放下月度养路费、运管费等手续。所有公司管理车辆,车主向天马公司按大车400元/月、小车300元/月支付管理费。

3、代办商业保险业务。公司与中国人保、中国财保、中吕财保等三家保险公司签订代办保险协议,代办营运车辆汽车保险,向其收取保费5‰的手续费。

4、办理对本村村民的小额贷款。用于农户生产、生活及子女上学等临时需求,贷款方式为担保贷款,单笔贷款最大额度1万元,贷款利率为15‰,期限为1年以内,到2008年4月底,贷款余额为32万元。贷款利率与公司股金分红率一致,故该类贷款为服务型零利差贷款。

二、“天马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依据缺位

目前类似天马公司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仍处于民间自发的创新范畴,虽然央行与银监会都在积极推进各自的试点工作,但对此类机构的设立与发展目前尚无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明确依据,有的仅是相关的政策指导意见。由于缺少组织机构设立的依据、程序及市场监管等诸多方面的政策依据,使试点机构感到开展工作无据可依,而尚处于半公开尝试阶段的机构更感到缺乏法律和政策的有力保障,瞻前顾后,看不到公司今后的发展前景。

(二)法律地位模糊

目前天马公司由工商部门登记为“合伙制企业”,这一定义避开了其经营行为的金融性质。但实际上,其经营范围及业务内容更具金融业务的特征。如何准确地对天马公司汽车金融这样类型的实体从法律上给予准确的定位,已成为影响该类机构向前发展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三)行业管理缺失

与其他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一样,天马公司也处于独立运营状态,缺乏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向其提供经营理论指导和政策信息支持,也没有行业协会或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在这样完全依靠自律的经营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逐利规律的显现,其经营行为有可能背离成立之初的方向和初衷,出现资金流出农村或投向高风险行业,形成较大的经营风险,从而引发一定范围的金融动荡。

(四)规模发展受限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活跃,农户贷款大额化、多元化倾向日益明显,对新兴民间资金互助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融资需求。但天马公司在发展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担心过度的发展会招惹是非,于是以不能扩大入股人数和入股金额推诿。今后随着运输车辆的更新换代,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公司可用资金有限,将无法满足运输户需求。

三、“天马模式”的金融启示

(一)混业经营是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的发展方向

天马公司模式集民间金融、汽车金融、商业保险、规模化运输产业等多种经营项目于一体,通过有机的整合和高效的运作,使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的各项功能组合成一个较为安全、高效的良性投资循环圈,进而实现了1+1>2的增值效应。目前混业经营已成为经济金融领域的共识。

(二)因地制宜是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的基本原则

天马公司定位于当地发达的运输资源与区位优势,它推出的金融与产业协作创新组织才具备了较强的适用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经济特点不一、条件不同,建立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就必须采取多种服务模式,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信贷组织。

(三)风险控制是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稳健发展的必要保障

天马公司采用的将“养车户按期还贷款”与“公司发放下月度车辆运营手续”捆绑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全控制了贷款者的经营行为,具有极强的刚性约束力和较高的安全系数,较为有效地防范了信贷风险,这也为今后各类民间信贷组织探索资金风险防控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普遍受益是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天马公司的模式说明,只有多方的积极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资金实力才会增强,抗风险的水平也才会提高。只有不断扩大受益面,这样的组织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这样的组织者才会受到村民的拥护,号召力才会增强。这既是对该类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无帮助的检验标准,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五)近距离借贷是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的防风险利器

天马公司的实践的一个突出启示是近距离私人间的信贷关系可有效防范贷款者的违约风险,可以说,建立近距离借贷关系是小额信贷组织防范信贷风险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成员:陈亚星、郭荣、田晋军、韩贵元、侯胜旺、柳玉莲、梁晓军;课题主持人:赵华杰)

上一篇: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比... 下一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金融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