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衰退时的胜出之道

时间:2022-08-21 05:05:44

经济衰退时的胜出之道

金融危机致使很多企业面临困境,因此,在判断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已经不单单看重这个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而是这个企业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如何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呢?

4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道农研究院、《绿公司》杂志主办的“2009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在北京召开。在第40个世界地球日召开的此次年会,以“绿色变革:新商业文明的预言”为主题,在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双重困境中,力求以一种系统性思维为商业世界发现正确的方向和动力,寻求危机的根本性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届年会上,道农研究院还推出了集中全球智慧独家界定的“绿色公司”定义:“通过打造良性生态赢得可持续竞争力的公司”,为企业的方向和本质做出了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的全新定义。

短期利益与长远价值

在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始终保持盈利的状态,短期的亏损或许并不是坏事,这也叫做“好的亏损”,也就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用现有的优势暂时弥补扩张之后可能带来的利润亏损,把抢占未来市场提升到战略高度。

对此,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万达集团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也正在着手向二三线城市迈出扩张的步伐,但是他们并没有把短期盈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王健林说,“我们并没有把眼光放在立即获取利润上,这样也是不现实的,暂时没有获利也并不可怕,做企业最重要的是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现在经济形势不理想,消费者都抱着谨慎的消费态度。但是,等经济形势好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高以后,我们自然可以实现盈利。另外,万达集团所采用的城市综合体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也可以为国家分担一部分就业压力。我们既为国家出了力,也投资了长远商业价值,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表示认同,同时他也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衡量一个好企业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努力实现短期利益和长远价值之间的平衡。这样可以让企业在资源利用效率和新产品的创新等方面实现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使企业具有长远的竞争力。因此,虽然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发展困境,但是更给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用技术和产品赢得市场

有了长远的规划,企业还要注重自身内功的修炼,用技术和产品努力保持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进行远期战略规划的同时,必须保持和加强现有的技术研发优势,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赢得市场。

李书福说,“现在消费者最看重的一个指标就是汽车是否节能环保,是否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来考虑,这也是整个汽车行业都不能忽视的问题。现在的汽车,从车内环境来说,基本上都是密封的,要靠空调循环来保持空气的清洁,但是效率比较低,所以就应该从车内材料着手,材料的研发一定要有技术含量,而且要环保。另外,对于零部件,吉利也是奉行这样的标准。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也要遵循绿色标准,比如汽车的涂料等等。吉利现在自身的企业标准要比国家的标准高,国家的标准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我们更关注于企业长久的发展,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高标准赢得市场和消费者。”

在危机中规划可持续增长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李纲认为,经济衰退虽然正在考验着企业的持续生存能力,但是也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出企业的商业创造力。“金融危机几乎席卷了所有的行业和企业,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这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就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度过难关。”

“我国的企业在以前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模式都不具有持久性,有的输在了欠缺战略眼光上,有的在自身核心竞争力上始终没有明显的提高,这些都不是经营企业的长久之计。”

潘家华也认为,危机是一个整合的机遇,企业家要把以前不规范的做法扭转过来,既要制定长远规划,也要注重产品的不断提高。尽管过程可能会比较痛苦,但这是经济危机中企业实现生存,现实超越的唯一路径。

上一篇:崇尚分享 第18期 下一篇:难阻外商“入侵”国内葡萄酒业需站在珠峰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