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债到底该谁还?

时间:2022-08-21 02:04:51

案情介绍:

刘女士在咨询法律问题之前,首先表示自己是“闪婚族”,并且为当初的仓促决定感到后悔。

去年7月,刘女士在一个摄影爱好者协会结识了夏先生,两人当时在相处过程中找到了不少共同话题,于是仅仅认识两周之后就开始谈婚论嫁,最终在去年9月登记领证。没想到在领证乃至举行婚礼之后,两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矛盾,刘女士认为对方更像是一个长不大的男孩,觉得处理问题过程中缺少丈夫应有的担当。于是在结婚还不满一年的时候,刘女士就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夏先生也表示愿意结束这段婚姻。

由于结婚时间并不长,再加上婚后住在夏先生父母留下的一套老公房里,刘女士原本认为在离婚过程中不会遇到财产纠纷。没想到就在双方打算起草离婚协议时,夏先生突然提出,当初为了筹备婚礼以及购买家具,他在结婚前向表哥借了10万元。夏先生认为,既然这笔借款是因为结婚而产生的,因此当夫妻双方离婚时,刘女士也应当承担一半债务,即偿还其中的5万元。而刘女士则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自己事先根本不知道这笔债务的存在,而且借款时两人还没有登记结婚,表示应当由夏先生一个人来偿还。由于在这笔债务问题上争执不下,导致协议离婚的进程被迫中断,现在刘女士希望从律师这里获得法律上的解答。

来一点家法:

夫妻中某一方的婚前借款,如果用于筹备婚礼或者夫妻婚后共同生活,那么这笔债务到底属于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呢?

律师分析:

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很多人的理解往往与债务形成的时间有关,即登记结婚前形成的属于个人债务,登记结婚后形成的属于共同债务。其实这种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尤其以中国传统的婚恋习惯而言,经常出现某一方为筹备婚礼而在婚前大规模举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一刀切地将这笔债务视为个人债务,非但对于夫妻双方中的某一方并不公平,而且还会危及到债权人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法律在界定夫妻共同债务时,更加注重借款的使用目的。《婚姻法》中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也就是说,倘若借债目的与夫妻共同生活无关,比如仅仅用于专属其中某一方的用途,那么即便债务形成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也未必会被视为夫妻共同债务而要求另一方参与偿还。反过来看,假如符合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目的,就会被视为共同债务。

至于刘女士咨询的这类婚前债务的问题,在《婚姻法》相关司法解释中也有规定。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不支持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但这里面也存在例外,那就是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这笔债款被用于夫妻双方的婚后家庭共同生活,则会被当做共同债务来处理。

回到刘女士目前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分析是否需要分担10万元债务的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几点:一、这笔10万元的债务是否真实存在?需要提防夏先生虚假制造债务以争取多分配财产的可能性。刘女士可以就这笔债务的真实性与所谓债权人进行联系,尽可能要求对方提供当时的转账记录等内容进行核实;二、10万元借款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刘女士可以要求夏先生对此举证,证明他的确将借款用在了夫妻共同生活方面,比如相关的购物发票等证据。如果夏先生无法举证,那么刘女士也可以拒绝承认这笔借款属于共同债务;三、如果各种证据都证明债务真实存在,而且也用在了婚后的夫妻共同生活方面,那么刘女士的确对于债务存在着偿还义务。至于是否必须承担其中一半即5万元,其实还是存在着可以协商的空间。考虑到这笔借款当时的实际用途,以及其购买商品在离婚过程中的分割情况,刘女士可以跟夏先生对于具体的负担比例进行协商。如果有可能,最好让债权人也参与到协商过程中,最后在三方之间针对债务偿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以避免在离婚后又遭到债权人追讨债务的意外情况。

上一篇:房宝宝:众筹玩房产 下一篇:蘑菇街陈琪:一路都在All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