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业银行如何降低负债成本

时间:2022-08-20 09:53:45

当前商业银行如何降低负债成本

【摘要】商业银行负债是商业银行吸收资金和保持资本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将会极大地促进银行的盈利水平,并使得银行的风险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者结合中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实际经营情况就如何降低负债成本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负债 成本

一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赖于增设银行网点、用各种“高息揽存”的方法、高薪招聘有存款资源的人才来吸收存款,导致银行负债成本逐步增高,盈利水平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服务同质化导致一些资金相对匮乏的商业银行为吸引储户、争取存款不得不提高存款收益水平,牺牲一部分自身利润。

(2)我国的金融创新较为落后,金融产品较为贫乏,从而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筹资方面的选择较少,银行不得不依赖传统的存款业务来筹集资金,以保持流动性。

(3)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存贷息差,导致银行热衷于通过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就降低了商业银行主动寻找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动力。

(4)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强有力的负债业务规模指标的考核,使得分支机构为了完成季末、半年末、年末的存款指标不惜动用各种手段高息吸收存款,实际上损害了银行自身的利益。

(5)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在降低经营成本上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如何降低负债成本,商业银行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整优化负债业务结构

(一)在负债业务上要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要注重低成本储源信息的收集、交流、反馈,重视增加政府部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社保(五险一金)、财政性存款,以保证低成本存款来源稳定增长。

(二)银行内部要对高成本负债业务进行梳理,逐步压缩、清退高成本负债业务。另外,要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考核激励机制,对擅自吸收高成本存款的分支机构及人员进行处罚。

(三)要努力开展存款业务的创新,开拓存款新业务和推广新储种,积极开办工资、代收代付、现金管理、资金托管、养老储蓄等业务,并充分用好用活再贴现和转贴现等新的筹资方式、扩大负债总量,降低筹资成本,使存款总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同步实施,实现负债结构的最佳优化。

二、找准定位,加快金融服务创新

(一)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要逐渐向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转化,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从而增加储蓄来源。这就要坚决树立和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彻底改变原来的就服务而服务、就产品而产品的“一视同仁”的服务方式,改变现有的账户管理转变为客户服务管理,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制建设,全面实施客户差别化、个性化服务。要结合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需求,对现有的业务、产品进行整合、包装,设计不同的组合,使现有产品、业务发挥最积极、最有效的作用;同时,在市场调查研究、掌握现有及潜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客户服务需求信息库,并根据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研发计划,以变应变,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加快开发衍生金融产品和投资理财等业务,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通过技术创新向高质量、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日渐成熟的科技网络,大力发展无柜台的自助服务模式,在商贸区、中高档社区、专业市场、行政集中区内加快增设一批自助服务设施,在方便客户实现自我服务需要的同时,依托科技平台,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和智力和科技含量,如建立“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化服务网,实现压缩柜台人员,提高服务效率,间接降低负债业务成本。

(三)努力提高银行自主定价的管理能力。6月8日,人民银行在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宣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随着银行拥有更大的利率定价权,在如何有效控制负债成本和增强获利能力的问题上,银行的利率定价水平需要在一个动态的复杂环境中准确把握。因此,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根据不同储户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现差别化的价格战略。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将构成其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银行内部管理,降低负债成本

(一)着力抓好网点建设,做到减员增效。必须按照成本与效率的原则,搞好综合测算,统筹考虑形象建设、科技和安全防范设施投入等因素,优化机构网点布局,改变网点多、费用高、质效低的局面,建立精干、安全、高效、优质网点。对业务基础好的网点,按业务量、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及保本点等情况进行测算,合理定员、定岗,并集中资源打造多功能、市场拓展型精品网点,不断增强网点服务功能和辐射力,培育负债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调整经营思路,优化考核指标。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加强了对负债业务重要时点的考核,使得银行分支机构为争夺在季末、半年末、年末的存款而不惜高息揽存。但考核时点一过,存款又大幅度下滑。这实际上违背了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过分强调负债业务的时点数会导致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畸形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淡化、弱化对负债业务时点数的考核,回归利润指标考核,从而消除从业人员高息揽存的动机,使银行负债业务健康稳定增长。

(三)用好同业拆借市场的主动型筹资渠道。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同业拆借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银行短期资金的不足的需要。同时,银行完全可以利用该市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以及达到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而不必保有过多的负债,承担不必要的负债成本。

同业拆借市场起源于美国。我国的同业拆借起源于1984年。1996年1月3日,经过中国人民银行长时间的筹备,我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正式建立。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阻碍了银行的主动负债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完善和健全货币市场的法律法规,为银行的主动负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目前在我国一些有相当潜力的业务品种未能有机会充分发展,还需要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共同协调,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被动负债的现状。

综上所述,在市场利率波动加剧和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商业银行降低负债成本需要从存款结构、服务创新、内部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分析改进。有效地控制负债成本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持续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亚.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赵鹏.论主动负债管理对降低我国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意义[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作者简介:宋迎,男,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金融学专业2010级在职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

上一篇:浅谈住宅小区照明设施设备的管理 下一篇:论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