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患者血清白介素-10与IFN-r的水平检测研究

时间:2022-08-20 09:33:54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白介素-10与IFN-r的水平检测研究

摘 要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CA)患者白介素-10与IFN-r的水平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24例CA患者血清IL-10水平,其中I9例同时作IFN-r水平测定。结果:发现CA患者血清IL-10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IFN-r水平降低(P>0.05);IL-10与IFN-r间呈负相关性(P<0.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中高水平的IL-10和低水平的IFN-r可能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白介素-10 IFN-r

研究发现CA患者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存在Th1和Th2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交互作用失衡的现象[1]。而调控Th1/Th2平衡的因素很多,其中以IFN-r、IL-10所起的作用较为突出,因此用IL-10和IFN-r ELISA试剂盒检测CA患者血清IL-10和IFN-r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11月~2010年6月收治CA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2~37岁,平均27.5岁。在本组病例中有19例同时作了血清IFN-r水平检测。正常人IL-10对照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9~42岁,平均26.0岁;IFN-r对照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8~43岁,平均24.4岁。

方法:细胞因子测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抽取静脉血2ml,离心,取血清,置-20℃待检。同时,以30例健康人血清作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结果的差异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CA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增高,IFN-r水平降低。血清IL-10水平变化范围在CA患者中0~598.2pg/ml,对照为0~127.3pg/ml。CA患者血清IL-10和IFN-r水平实验结果,血清IL-10与IFN-r的关系l9例CA患者同步检测血清IL-10和IFN-r水平,两种细胞因子间呈负相关性(P<0.001)。见表1。

讨 论

人类CD4+淋巴细胞可分为Th1、Th2等亚群。Th1细胞可产生IL-2、IL-12、IFN-r等细胞因子,介导细胞免疫应答,与机体的抗肿瘤抗病毒作用有关;Th2细胞可产生IL-4、IL-5、IL-6、IL-9、和IL-l3等细胞因子,介导体液免疫应答,与抑制物耐受、抑制自身免疫疾病有关。而CA患者HPV感染理论上应引起机体的Th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CA患者一旦发生Th2漂移,造成免疫抑制状态,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将受到严重干扰[2]。

实验结果发现24例CA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IFN-r水平降低,故与他们的结果相似;且这两种细胞因子间有良好的负相关性(P<0.001),表明高水平IL-10抑制IFN-r合成,使一系列由IFN-r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降低。从而证实CA患者存在着因Th1与Th2细胞间的交互异常调节所致的有关细胞因子产生失衡,造成IL-10过量合成与分泌而引起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抑制效应,在CA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应作霖,吴瑞勤.尖锐湿疣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06,28(3):12-15.

2 钱起丰,莫衍石.尖锐湿疣患者白介素12、白介素15和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3):172-176.

表1 血清IL-10与IFN-r水平检测结果

上一篇:氯沙坦对高糖诱导NRK-52E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一篇:运用超声技术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