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拍品夺人眼球但影响有限

时间:2022-08-20 09:25:08

被嘉德定位为“书画市场的窗口”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现场总是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令笔者联想到浙江的“观潮”。那么,在2015春拍的“大观”夜场,观潮的人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宋人周密曾如此写道,“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古往今来,许多人因此以观潮为乐。

而被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定位为“书画市场的窗口”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现场也总是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令笔者联想到浙江的“观潮”。那么,在2015春拍的“大观”夜场,观潮的人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大观――让天平为此倾斜

先看一连串枯燥无味的数字:北京第一轮春拍也就是2015春拍的第二轮,由中国嘉德领衔,其春拍的总成交额(不包括稍后拍卖的邮品钱币类拍品)为18.39亿元,与去年同类拍卖16.75亿元的总成交额相比有近10%的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总成交额高达9.54亿元,占了整个春拍总成交额的50%以上,相比去年秋拍的大观夜场5.83亿元的总成交额,有了跳跃式大幅度的增长;其中,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成交价高达2.79亿元;李可染《井冈山》的成交价也突破了亿元大关,达1.265亿元。

这样的战绩是怎么来的?我们不妨再看整个大观夜场,118件拍品分为5个专场:“近现代”专场,50件拍品成交率70%,总成交额近5.5亿元,潘天寿与李可染的2件亿元拍品即来自这个专场;“远师古代・1949之前的张大千”专场是嘉德“大师系列”专场的第三个,15件张大千早期作品总成交9136.75万元,成交率为80%,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的张大千《羲之换鹅图》以1955万元的成交价拔得头筹;“雪莲堂藏珍藏”专场,27件拍品成交率仅44%,总成交额4232万元;“古代”专场24件拍品,2/3的成交率,总成交额2.69亿元,其中,郑重的《江山胜览图》以4600万元成交拔得头筹;“吴越钱王墨珍”专场,备受瞩目的钱m《草书手简》以6800万起拍,竞价至9900万元后无人应价,遗憾流拍。

应变――与时俱进三部曲

夜场拍卖,又称晚间拍卖,是苏富比、佳士得等跨国拍卖公司针对艺术市场高端买家开设的精品拍卖专场:一方面专场设在晚间,让买家避开公务繁忙的日间,享受拍卖公司的VIP服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拍品与买家的门槛,少而精的拍品估价也更高。因此,夜场成为高价拍品的乐园、天价拍品的温床。

嘉德的“大观”夜场自2011年春拍推出。此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夜场由佳士得针对油画雕塑板块的买家率先在香港推出“亚洲当代艺术与中国20世纪艺术”夜场拍卖。而“大观”夜场则定位于嘉德独擅胜场的中国书画板块。该板块自中国艺术市场2009年进入“亿元时代”后身价暴涨,仅近现代书画板块的市场份额就超过50%。当时,嘉德顺应近现代书画板块出现的强劲大师行情力推“近现代书画大师”专场,最终演变为“大观”夜场。2011年春拍正值“亿元时代”的顶峰,大观首拍结果,32件拍品获得逾10.4亿元的高额总成交。到2011秋拍,大观仍然保持了逾10亿元总成交额的优异成绩。

但是,2012年开始的调整行情,却直接冲击了聚焦高价拍品的大观夜场。好在嘉德以变应变,将原来的“大师专场”重新定位为“书画市场的窗口”,终于使其逐渐成长为嘉德最闪亮的拍卖平台,其成长史不妨可看作一部三部曲:其一,在2012年春拍及时调整市场定位。拍品征集从原来限定近现代大师力作转而搭建精品拍卖平台,分设近现代书画与古代书画2个专场,结果以3.2亿元的总成交额触底;其二,在2013年春拍增加了藏家专场。正值嘉德20周年大庆,大观夜场以“老舍胡e青藏画”作为敲门砖,在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这2个专场之外新推私人收藏专场。拍卖结果获得开门红:16件拍品斩获1.68亿元的总成交额。此后,嘉德先后在北京两季大拍的大观之夜推出了“柳、于立修珍藏”、“通钵堂藏画”等私人珍藏专场;其三,2014春拍又推出大师系列专场。首开纪录的是为纪念齐白石诞辰150周年而专设的“齐家万象”专场,28件齐白石作品最终取得成交率93%、总成交额1.9亿元的佳绩。 2014年秋拍又推出“黄胄的燃情岁月”专场,16件佳作共拍出8171万元。而古代书画部分也推出了类似的主题专场――“王铎的笔底毫端”,20件流传有绪的佳作最终成交率95%,总成交额8214万元。

从首拍到今年春拍,大观已经拍了第九场,其成交总额从最初的逾10亿元至今,再度逼近了10亿元大关;但拍品总数则由最初的32件发展到现在的118件;拍卖品类仍然是近现代书画与古代书画两大板块,但拍品结构则细分为包括收藏与主题专场在内的数个专场。

春拍――亿元拍品抢眼

其实,今年春拍大观最大的亮点,似乎是一下子出现了2件亿元拍品。中国嘉德总裁助理兼中国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在拍后对媒体表示:“大观之夜”良好的成交状况超出了此前的预期,提振了当下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人气。而她所谓的超出预期,大半是因为这2件亿元拍品,让大家不禁联想到2009到2011年间的那些天价纪录。某些喜欢起哄的媒体居然声称“亿元时代”又要卷土重来,甚至对行情回暖开始大胆预测。

然而,在调整行情依旧的今天,亿元拍品的市场影响力与当年的天价拍品岂可同日而语。郭彤本人在大观夜场结束后对媒体进行了拍后点评,也只是强调了优秀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是市场中永恒的热点,并没有将这2件拍品与那些天价拍品相提并论。为厘清其中的区别,我们不妨以下对这2件亿元拍品的市场影响力作一番仔细剖析。

首先看李可染,那幅《井冈山》正如嘉德专家所指出的,是近年来市场上罕见的高价。在拍卖场上,同类题材拍品的最高价是同名作品拍得的8412万港元(人民币约6600万元)成交价, 2013年在香港佳士得秋拍拍出。相比之下,此次嘉德上拍的这件尺幅较大(21平尺左右)。

再看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这个亿元纪录有3个方面耐人寻味:首先,从其价格体系看,过去的拍卖纪录(5520万元)到这次的新纪录之间,有着巨大的价格鸿沟;其次,从其2005年亮相中国嘉德春拍并以1171.5万元创下个人拍卖纪录后,10年来潘天寿作品行情的发展与周期性特点明显的大盘走势并不同步:一是行情发动比较早,10年前的成交价格就突破了千万元大关;到了2008年仍未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其《春塘水暖图》在西泠秋拍的成交价达2072万元,保持了上升的势头;二是在“亿元时代”继续保持稳健上升的态势,在行情达到顶点的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推出的《江天新霁》成交价为4715万元;三是行情调整冲击较小,在调整开始的2012年,其《秃鹰》在北京盛天泰秋拍上以5520万元拍出了此前的个人的拍卖纪录。

此外,这次现场的竞投情况也耐人寻味:从6800万元起拍,价格很快就攀升过亿元大关,买家竞投却热情不减;当价格超过1.5亿元后,藏家加价幅度明显加快;最值得关注的是在1.8亿元价位上,有新买家通过电话委托加入竞投形成对峙的局面,经过40多分钟轮番叫价才以近2.8亿元高价成交。

影响――难与天价拍品比肩

其实,不缺亿元拍品也许是今年春拍与往年相比最大的特点:4月初的首轮春拍,也就是香港第一轮春拍中,苏富比也有2件拍品跨越了亿元台阶:一件宋代官窑的八方瓶,以1.139亿港元成交;另一件白玉“雍正御笔之宝”方玺以1.049亿港元成交。值得一提的是,这2件亿元拍品出自瓷器杂件板块,而嘉德的2件亿元拍品则出自书画板块。这2个板块,在2011年的价格巅峰时的表现不尽相同。

瓷杂板块,在当年有一个类似玻璃天花板的无形的价格瓶颈,当年春拍中苏富比推出的乾隆珐琅彩胆瓶、佳士得推出的乾隆转心瓶,估价都在2亿元左右,但都流拍了,究其原因,与该板块买家国际化程度高有关;而书画板块,也许因为买家绝大多数是华人,却看不到那种天花板,如属于古代书画的黄庭坚的《砥柱铭》、属于近现代书画的齐白石书画合璧松鹰图,成交价都超过4亿元。不过,人们在事后发现,它们不是金融工具就是至今仍未付款,倒是前不久中国嘉德举办了交接仪式的《平安帖》,也许是“亿元时代”书画板块真正的天价。

更重要的是,当年的天价出现在上升通道上,不仅对艺术家个人与相关板块的行情走势有示范效应,还会带动整个大盘;但在今天这样的弱市行情中,亿元拍品虽然令人咋舌,但未必能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就拿那2件亿元拍品来看,无论是李可染还是潘天寿的价格都很高,对他们的个人行情而言都需要时间来消化,遑论对整个书画板块乃至大盘的影响呢?

上一篇:供给侧改革或面临“金融陷阱” 下一篇:刘晓丹:为什么艺术品与实用品界线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