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高中生沉睡的音乐意识

时间:2022-08-20 08:07:57

唤醒高中生沉睡的音乐意识

【摘要】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音乐意识是发展新型音乐课堂的首要任务。笔者通过巧用流行音乐,巧选欣赏内容,巧设音乐的表现形式等方式方法来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从而唤醒他们内心沉睡的音乐意识。

【关键词】唤醒高中生音乐意识

从古到今,人们在劳作、膳食之余,总爱哼几声,跳几下来做为消遣,也作为一种享乐。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熏陶,即使没有高声歌唱,在他的情感深处也会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意识。发展到如今的信息时代,大量媒体的接触,使这种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备了更加成熟的外部条件,也就是说,在学生的体内也初步具有欣赏、表演的能力。而在我们农村高中的音乐课堂,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学生找不到自身的音乐价值,只将音乐课堂当成了一种“休闲课”。我认为,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音乐意识是发展新型音乐课堂的首要任务。

一、巧用流行音乐,打开学生兴趣之门

据了解,我们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的大部分音乐教师都是非专业的兼职教师,音乐教师缺失极为严重。由此引发的音乐课不能开足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的现象,有的学校一个学期能上五六节音乐课已属不易,教学目标能否达到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大部分是其它学科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相对来说音乐基础薄弱、专业技能较差。而不少初中迫于升学压力,用于学习音乐科等 “副科”的时间往往又被“主科”挤占。学生上了高中后,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音乐基础非常薄弱,连最基本的“节拍”、“小节”、“乐句”的概念都不清楚,可以说很多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是“零起点”。因此,在农村高中音乐欣赏课就出现了这样一个令音乐教师很为难的普遍的现象:学生不喜欢教材中的歌(乐)曲而偏爱流行歌曲。为此,我们要想在课堂上取得成功,就要巧用“流行音乐”效应,给有思想、有期盼的高一学生打开鉴赏音乐的兴趣之门。

巧用“流行音乐”上好第一课,也就是借助 “流行音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音乐技能的辅助教材。如在给高一学生上第一节音乐课时,笔者并没有急着上课本上《学会聆听》里面的内容,而给学生选取了一首张雨生演唱的积极向上、动感十足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作为见面礼送给学生,并以饱满的热情和动作表演(为歌词释义)与学生共同欣赏这首歌曲,当歌词“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希望在动”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热情高涨,兴致盎然,全场掀起了第一个高潮。于是,笔者趁热打铁把课本《学会聆听》里面的内容引入,和学生一起聆听、一起鉴赏课本中不同题材的音乐内容,并结合科学家、名人与音乐的不解之缘等生动的例子,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阐述音乐的功能和意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二、巧选欣赏内容,引导学生畅游音乐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神秘的东方文化体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一个地方,他们方言不一样,但他们表现内心喜悦的形式却很相似的。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民歌,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地方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溶于每个人的血液中,是每个生命中隐藏的最深、最原始的音乐。而我们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贴近生活的教学是最真实、最自然、最有艺术的。于是,笔者巧从本地戏曲和民歌入手,在上高一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民歌兴趣,笔者就从家乡的戏曲、家乡的民歌出发。首先笔者给学生放了一段宾阳师公剧的视频,然后又和学生一起欣赏了用宾阳方言演唱的一首歌《云对宾阳人》,并及时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民歌与生活地域、风俗习惯、经济形态、文化传统、方言等的关系。因为这些是学生身边的音乐,所以他们感到很亲切、很有兴趣,课堂的气氛也就很活跃。

近年,由于很多流行歌手对民歌进行重新演绎,使得成天浸泡在流行歌曲中的学生们,多多少少也会一些其它民族的民歌。于是,笔者趁势给他们放了一首阿宝演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样笔者就顺利地把学生从宾阳带到了西北,在那片黄土高原上我们一起寻找阿宝的足迹,一起寻找西北民歌的特点,并让学生把西北的民歌与自己家乡的民歌一一作对比,从而领略不同区域民歌的民歌特点。在对比中,不少学生会主动地说出各地民歌的特点,有的学生甚至还唱出他们所知道的西北民歌。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跟老师亲近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国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巧设音乐的表现形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

新课程中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那么,怎样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笔者认为应多渠道地巧设音乐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种多元化的音乐课堂,以优化教学,延伸教学。

首先,表演进课堂。学生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根据不同的音乐,让学生适当地随着音乐进行表演,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传统的京剧对于我们南方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平日不会主动去听,但这首通俗韵味很浓的《唱脸谱》却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在学习高一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前,笔者要求学生先复习他们在初中学过的歌曲《唱脸谱》,然后让他们学习点简单的“唱、念、做、打”,再自己选择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十分乐意模仿,从而激起了他们学习京剧的兴趣。笔者认为,经常鼓励学生表演,既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

其次,图画进课堂。音乐和美术是姐妹艺术,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副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许多让学生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意思,可以用图画来表达;许多让学生难以想象的事物,可以用图画来再现。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描写春天到了,阳光照耀下美丽的多瑙河畔的景色;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人们欢歌跳舞,风儿吹动树梢?????在欣赏时,笔者鼓励学生用图画把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描绘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积极地展开想象,把美妙的音乐变成了流动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艺术是相通的,一幅幅五彩缤纷、显得有些稚气又不失大胆创造力的画在他们手中随着歌声与音乐流淌出来,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图画与音乐融为一体。同学们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了音乐的美、表达了音乐的美。

还有,器乐进课堂。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由简单到复杂地将各类乐器引进音乐课堂。有时,笔者还鼓励学生自制“土乐器”,比如,一个空易拉罐,几只碗碟,一组大小不一竹筒或者几块竹片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当然,器乐进课堂应该注意不可脱离教材,不可在课堂上自由练习,不可有同一种要求对待所有的学生。

笔者认为:这样多渠道、多方式的音乐教学,定能够唤醒每一个高中生内心沉睡的音乐意识,找回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价值,成为学习音乐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曹理 何工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2]《中小学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2000.4

[3]《北京教育》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1.1

[4]《中小学音乐教育》 浙江省音乐家协会2003.8

[5]《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6

上一篇:试论小学语文与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强化三环追求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