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它千变万化我自胸有成竹

时间:2022-08-20 07:35:36

考查特点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高考每年必考的知识点,《考试说明》对此明确规定了8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考查的能力层级为D级。

近几年高考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该考点进行考查:一是对修辞类型的准确判断,二是对修辞作用的正确理解与表述,三是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从题型来看,有客观题和主观表述题两种,并以后者为主。主观题型主要放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应用题和写作中进行单独考查或综合考查。

命题趋势

近年来对修辞的考查呈现出如下态势:①判断性的选择题型已经基本被淘汰;②相对集中在诗歌鉴赏题和散文阅读题中考查;③与语言表达应用题的联系日趋紧密;④作文是对修辞运用综合考查的又一发展领域;⑤从取材来看,多选择描写、叙述和抒情方面的语段,说明性语段一般不选。

从整个命题走向来看,高考对修辞这一考点的考查,反映出开放性、重能力、重运用、重表述、重综合的总趋势。

备考策略

建议考生在复习修辞这一考点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熟悉8种修辞,辨清易混辞格

要熟记考纲规定考查的8种修辞的特征,能够准确辨别和运用。比较而言,修辞格中的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对比和映衬等手法容易混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针对性辨析训练。比如在区别借喻和借代时,可明确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二、了解表达效果,提高运用能力

对8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要烂熟于心,在解题过程中,实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修辞手法,大多是考查其表达效果,所以我们在备考过程中,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不同作用。如:说明比喻的作用时,可用“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等词语;说明夸张的作用时,可用“突出特征,感情强烈”“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等词语;说明拟人的作用时,可用“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活泼”等词语;说明对偶的作用时,可用“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概括凝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说明排比的作用时,可用“文思贯通,气势磅礴,抒情强烈”等词语;说明反复的作用时,可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感染力强”等词语;说明反问的作用时,可用“加重语气,加强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等词语。

三、审清命题意图,学会准确表达

有些试题不明确指出是考查修辞,但考生心中要有修辞意识,这样才不会因失误造成丢分。如2006年江苏卷第12题的第二问:“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这里就暗考反衬这一修辞手法,对表达技巧进行思考时要顾及到修辞格,否则想得再多,也是南辕北辙。该题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这里以乌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四、明确整体意识,切忌以偏概全

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要顾及修辞范围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全面性,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多方面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分析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和根据要实现的特定表达效果而确定所要使用的修辞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顾及全篇,灵活运用。

总之,同学们要在了解并明确修辞的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内容来分析思考,提高自己的修辞运用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有目的地训练联想和想像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对有关修辞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解答。

知识储备

一、熟悉8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2、比拟。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代替群众的财物)

4、夸张。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对偶。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是用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忍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的修辞格。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8、反问。反问是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的一种修辞方法。如:难道我不想搞好工作?

二、8种修辞方法功能定位

比喻――化呆板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使所表达的事物,形象、生动,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条件,启人联想。

对偶――结构上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或两相对比,或两相映衬,或相互补充说明。

排比――在横向上一句一个角度,详尽完备;在纵向上一层深入一层,抒情淋漓尽致,说理深刻透彻;气势宏大,力量充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寓答于问,加强语气,突出语意。

难点辨析

几种易混修辞格的区分:

1、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1)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的句子。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接。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起,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本体不出现,直接把喻体说成本体,中间不用喻词。如: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此句中“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布”喻指废话连篇的文章)

2、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写本体,重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拟人)

3、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1)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替代作用,但总是代中有喻。

(2)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如:“鲁迅在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落水狗”可变成“挨了打的敌人像落水狗”,故此句为借喻;“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眉”借代“头”,不能说“眉像头”,故此句的辞格为借代。

4、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1)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中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很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揭示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们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不重字。

(3)对偶要求平仄对仗,排比则无此要求。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偶)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

高考真题+技巧指导

例1(2005年江苏卷)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考题是对语言的转述,由讲究文采变为平易朴实,有点出人意料。关节处――关键处;一着棋活――创作中的一个妙笔;结穴处――结尾处:秋波――含蓄地表达。

[参考答案]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例2(2006年安徽卷)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解析]本题考查的修辞是排比。解题时首先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句式特点:一是上下句要构成对比;二是要组成排比句;再从内容上来看,前面部分应该是抑,表贬损,后面部分是扬,表赞扬;最后展开联想,选择语句,注意用词要简洁凝练。

[参考答案]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少一点铺张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

例3(2006年全国卷II)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喻和排比的运用。解答此题,比喻的本体应是一样的,但喻体的选择要不同并尽可能新鲜;三句话要构成排比,突出其气势;同时,要把握句式特点,注意内容连贯。

[参考答案]和谐是音乐家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例4(2006年四川卷)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喻这一修辞格。解题时要先看清例句由两个比喻句组成,然后仿写时要注意形似和神似。这里特别要注意前面的暗喻和后文的逻辑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内容有意蕴。

[参考答案]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例5(2006年辽宁卷)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用比拟的手法撰写句子。句子要符合公益广告词的有关特征,即简明扼要,内容具体,构思新颖,优美生动,富有创意,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

[参考答案]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上一篇:古诗词鉴赏修辞考查例说 下一篇:爆笑口误20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