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中化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实践

时间:2022-08-20 07:25:16

略谈高中化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实践

摘 要: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丰富了化学教学的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高中化学课堂 教学实践

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本文主要从创设实验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和创设生活情境这三个方面,对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创设化学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将化学原理、化学结论、化学现象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然而如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这就需要教师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所疑惑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而且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应当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分析和研究。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发展了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化学平衡》这节时,可以根据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设置一些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

探索一: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探索二:平衡正向(只有左边反应物)进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量怎么变?

探索三: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探索四:在什么条件下,化学平衡才能够保持?并且当压强改变后,平衡的状态是否继续保持?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自主探究,提高了思维能力,增强了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三、设置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育学家杜威说:“教育的生命取决于现实生活,如果脱离了生活,教育就失去了应有之义。”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化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中过于僵化的教学方法,摆脱课堂教学的束缚,将化学融入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对生活的价值,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事实上,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将教学活动融入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聚四氟乙烯”的性质时,可以为学生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不粘锅为什么不粘食物。这样的例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对聚四氟乙烯的性质进行讲解:主要是由于锅的底部被涂上了一层物质,而这种神奇的物质就是聚四氟乙烯,而在现实中被称作塑料之王。再为学生讲解“王水”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对其说明:有位妇女想要将一个7.2克的金戒指加工成一对耳环,然而她又怕工匠会偷金或者是参假,因而就一直站在工匠的身旁看其加工,只见工匠将戒指加热、打磨,然后放入到液体中,反复数次加工后,一对耳环就制作完成了。但是过几天之后,当这位妇女对耳环进行称重时发现,只有6.2克。然而工匠使用什么手段偷金呢?答案就是加工时的液体,即王水。通过为学生讲述上述小故事,学生对王水有所了解,进而加强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饶萍.情景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J].课例剖析,2012.

[2]盛春花.高中化学课堂情景教学探究[J].教学探索,2012.

[3]李春华.浅析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以精彩的第一堂课引领学生步入兴趣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