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施工常见的问题及防治

时间:2022-08-20 06:27:54

排水施工常见的问题及防治

摘要:针对管道及道路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简要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道路排水;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措施

Abstract: For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ipeline and road drainage,briefly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propos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road drainage;causes;precaution;treatment measures

中途分类号:TU992.1文献标识码:A

一、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一)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二)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①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②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③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 135°。

二、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一) 产生原因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二)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①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②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③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 20cm 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①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②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硬物轻敲管壁其响声清脆悦耳。③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弃之不用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①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②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①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②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三、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二)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四、回填土沉陷

(一)产生原因

压实机具不合适;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二)预防措施

①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具。如本地区主干道下的排水等设施的坑槽回填用中粗砂。管槽从胸腔部位填至管顶 30 cm,再灌水振捣至相对密度≥0.7,实践证明效果很好。②管槽较窄时可采用微型压路机填压或人工和蛙式打夯机夯填。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③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④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 2 %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杜绝带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

五、道路排水

(一)产生原因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考挖基坑或沟槽时,土壤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的涌入坑内。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基坑内。

(二)处理措施

施工排水方法分为明沟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两种。明沟排水是在沟槽或基坑开挖时在其周围筑堤截水或在其内地四周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将地下水或地面水汇集到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在沟槽或基坑开挖之前,预先在基坑周侧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地面以下,形成干槽施工的条件。

1、明沟排水

①地面截水:排除地表水和雨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施工现场及基坑或沟槽周围筑堤截水。通常可以利用挖出之土沿四周或迎水一侧、二侧筑0.5~0.8m 高的土堤。地面截水应尽量保留、利用天然排水沟道,并进行必要的疏通。如无天然沟道,则在场地周围挖排水沟排泄,以拦截附近地面水。但要注意与已有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②坑内排水

在开挖基础不深或水量不大的沟槽或基坑时,通常采用坑内排水的方法。党基坑或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地下水和地表水时,在坑底随同挖方一起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

明沟排水法设备简单,排水方便,应用比较普遍,适用于除细砂、粉砂之外的各种土质。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① 轻型井点:轻型井点系统适用于在粗砂、中砂、细砂等土层中降低地下水位。轻型井点系统是利用真空原理降低地下水的,由滤管、井点管、弯联管、集水总管和抽水设备等组成。

②管井井点:管井适用于中砂、粗砂、砾砂等渗透系数大、地下水丰富的土、砂层或轻型井点不易解决的方法。管井井点排水量大,降水深,可以沿基坑或沟槽的一侧或两侧作直线布置,也可以沿基坑四周呈环状布设。

六、 结语

管道工程属隐蔽工程,竣工时只有检查井可供人们检验。因此,检查井的施工质量常常左右着整体工程质量的评定。污水厂创优必须建立在各工程创优的基础之上,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各种问题,确保整体工程质量达到优良,从而实现整个项目创优目标。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地下防水工程》DBJ13—208—90.

[2]防水技术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费作为,李富,衣明林.关于路基排水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

设计,2001,(S1).

[4]高婷.城市道路雨水口设计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6,(12).(本文文献格式:熊红.污水厂排水施工常见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广东化工,2012,39(8):169-170).

上一篇:对开发利用电力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分析 下一篇:雷电的形成及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