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间:2022-08-20 03:33:59

新教材对教师的新要求

【摘要】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说面对新教材 ,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

还应该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

【关键词】素质;理念;转变;信息;精深;修养;才艺;关爱;创新

如今,课改教改的开展已逐层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说实话,传统教学模式的确有点不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需要提。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需求?我想只有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课改教改齐走,自主探究是基础,观念转变是关健。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几点就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博学多才 信息灵通

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时,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加强修养 丰富知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以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当前,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尚难以完全适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学生除掌握一定的现成知识外,还要懂得怎样去寻找适合的工具获取新的知识,特别是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同时懂得如何把知识加以分解、合成,使得瞬息万变的知识得到合理的利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实现创新性学习,成为创新性人才。课堂教学必须更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考试必须更有利于考核出学生综合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管理必须更有利于营造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三、爱好广泛 多才多艺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教的程序和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巨大差异。语文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的明白,说的清楚,看的透彻,写得生动,思的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教师不但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还应课外进修美术,音乐,舞蹈,球类,棋类等知识和技能,扩展自己的爱好范围,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如教《天鹅的故事》和《第一朵杏花》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让学生先看两幅好看的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春天在哪里》时,我唱了《春天在哪里》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内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鲜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可利用自己简笔画的特长,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我还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组织晚会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

四、关爱学生 因材施教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探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对学生有关爱,在教学工作中就会有动力、有办法、有信心、有成绩。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这样,教师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有所收益。不能一刀切,优生适当增“量”,困难生“吃饱”就行,这样可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导。有时间,还要和学生多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行积极有益的引导,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能敞开心扉,把自己当做知心人,才能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找到学生的长处,让他们尽情发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然后不失时机的教给学生知识,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

作为一名老师,要勤于思考,留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理念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如新的教训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等,而其核心的思想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质,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作为教师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多样化个性,使他们都能够在老师的亲切指导下成长成熟、成功成才。学生主体参与型教改模式,正是一种激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展示个人特长和才华,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有效、操作性很强的教改模式。只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延读。多开展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语文世界去漫游,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情语言的含义,让他们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实际价值。

总之,教师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关爱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上一篇:入园防病私家攻略 下一篇:无为而治的物理教学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