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笑语合唱队:好温暖的大家庭

时间:2022-08-20 02:34:04

欢歌笑语合唱队:好温暖的大家庭

“欢歌笑语合唱队”是广西桂林街道颐养院远近闻名的合唱队,迄今已成立17年了。合唱队队员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54岁。成立之初,合唱队只有几位老人,他们每天清晨到公园里练唱,一练就是小半天。当时,合唱队成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人唱歌还跑调。一些逛公园的居民指着他们“欢歌笑语合唱队”的旗子,戏称他们是“狼嚎队”。然而,老人们并未因此而退却。

2002年,55岁的宋大妈退休以后,加入了合唱队。曾经是中学音乐教师的她,发现合唱队队员的年龄都较大,且大多数缺乏音乐方面的知识,她就决定认真细致地给大家授课。她告诉老人们,想要唱好歌,需要从正确的呼吸开始学习。她从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教起,教老人们做唱歌的基础训练,包含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的吐字技巧,还有真假声转换、声音强弱的控制、唱高音的方法等唱歌技巧。

宋大妈对基础较弱的学员不但耐心讲解,还“一对一”辅导,让每一位队员上台试唱,锻炼她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以及现场与观众交流的能力。

在“专业教练”的循循善诱下,合唱队很快走上了正轨。他们不仅在公园里演唱,还常常走出去演出,甚至登过自治区“春晚”的大雅之堂。如今,没有人再说他们是“狼嚎队”,他们拥有了一大批“粉丝”!

“欢歌笑语合唱队”远近闻名,要求加入的人员也多了起来。一下子,合唱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了如今的几十人。

人员多了,场地、设备都需要“鸟枪换炮”。合唱队的于大荣队长说:“别发愁,我坚信‘我能行’!”没有活动场地,于队长便把大家请到自己家中,分批在家里教歌、练歌、唱歌;没有音响设备,队员孙大爷就把自家的音响贡献出来;没有伴奏的乐器,平时喜欢吹拉弹唱的丁大爷就把家里的电子琴搬出来,为大家弹琴伴奏;没有歌词乐谱,队员李大妈就发动女儿为大家免费印乐谱……合唱队集中排练没有场地,开始只能站在小花园里练歌,唱歌时柳絮塞了老人们一嘴。后来,社区领导知道了,主动腾出社区活动室给他们练歌、唱歌。

有了室内场地,大家的热情更高了,往年冬季只有少数人能坚持下来,现在,大家每天都能来排练。77岁的赵大夫是合唱队里年纪最大的成员,退休前是名医生。如今队里谁有个头疼脑热,都会跑过来向她咨询,大家总是亲切称呼她“赵大姐”。

平时,合唱队生活也丰富多彩,一周一次聚餐,一月一次联欢会,生活得快快乐乐。他们通过歌声建立友谊,传递欢乐,组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渐渐地,老人们歌唱得好了,别人也愿意听了,甚至各种社会活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和激昂的歌声。

为了能够唱出更多的新歌曲,给听众更多的新鲜感,合唱队的老人们还尝试自己作词作曲,他们的《我们真年轻》《老人健康歌》《愿祖国每天都美丽》等一首首歌曲,唱出了老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对祖国发展的祝愿,歌曲贴近现实、朗朗上口。而他们的队歌《欢歌笑语每一天》,更是唱出了每个成员的期盼,也是合唱队生活的真实写照。

上一篇:浅谈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 下一篇:互联网造车真的全是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