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能力的课堂评价

时间:2022-08-20 11:28:36

小学数学探究能力的课堂评价

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新课程倡导要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激励评价要适时适度,要恰到好处

恰当、真诚、公正的评价,犹如雨后彩虹,能够照亮学生心扉,犹如久旱甘露,能够滋润学生心灵,犹如行进中的灯塔,能够指明学生前进的路程。教师以思想的力度、智慧的能量、柔和的姿态与学生展开精神对话,与心灵沟通,在陶冶心智、唤醒潜能的过程中起到了激励催化的作用。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亲切的拍拍肩,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加油站”,都是一种滋养学生的“心灵鸡汤”。对学生评价要结合实际,不要言过其实,褒扬过度,这样的评价会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激励评价也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处的表扬才显珍贵,才能打动学生心灵,才能发挥激励功效。恰当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来对待学生,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点滴的闪光之处,用鼓动性评价,给予学生肯定,使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奋进的动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人格,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又会使我们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学生的主题精神得到了弘扬,他们的热情逐步高涨起来,能主动的感知教材,领会教材。课堂才真正成为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空间。我记得有这样一道租船应用题,老师领着23名学生去划船,每条船坐8个人,租金是10元。问最少要租几条船?要花多少钱?这道题对二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有困难的,大家都在沉默的思考,有一个爱说话的学生就说了,老师要坐船吗?因为这个学生学习不好,平常很调皮,但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这时我及时的表扬了他,说他考虑的真周到,他也没想到我会表扬,所以很意外,但就这么一次表扬,让他对学习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兴趣,从而迸发了改正缺点、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二、评价方法多样化

评价中应当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特征,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应当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评价,更多的在学生学习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行考察。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不等希望一种评价方法会解决所有的问题。封闭式的问题、纸笔式的评价可以简捷方便地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开放式问题,综合性的、在丰富的情境中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过程。新课程的评价应打破那种单一的、过多地注重知识技能的、更多地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应当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对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对数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除传统的评价方式外,应尝试使用有助于全面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多种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就是一种值得重视和探索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实际任务来展现学习成就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也可以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展示学生独特的方法和能力。

三、用评价引导教学,要与教学活动相和谐

评价是为教学服务的,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他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进行的,评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评价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如: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

学生四人小组形式围坐,中间放着学具。

师:同学们,大家看看盒子里有些什么东西?大家先认识认识。介绍名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其他物件)大家最喜欢搭积木了,现在就同学们当小工程师,合作将盒子中的物体像搭积木一样摆成城堡、楼房或者其他的东西,注意要摆放的稳固一点,不要一碰就倒,看哪组摆的好。

小朋友忙开了,非常高兴,交流充分。老师巡回参与活动,不停地使用欣赏赞美的语言,做的真好!太好了!鼓励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通过交流,让学生对“面”形成感性认识。知道长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通过评价别人,学会赞赏别人和正确认识自己。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很能干,现在看看大家摆了一些什么?

学生互相看,讨论检查是否稳当。学生说用大的摆和圆柱要竖着放。这样稳固。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讨论讨论,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都可以放稳,就是球体放不稳?学生热烈讨论。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说的很正确。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土豆,老师帮你们切一个平面。同学们摸摸是不是有一个平面,然后再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各有几个平面。教师参与讨论,不直接告诉结果,鼓励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并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平面,所以摆的时候稳当一些。

第二次探究式活动:

同学们很喜欢动脑筋,真聪明,不过现在有点累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带上眼罩,将桌子上的物品一一摸出来,先说出它的名字,然后再将相同的物体归为一类,摆放在桌子上。

学生兴高采烈,大声叫出摸到的物体的名字。其实大家说的很好,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家人。

第三次探究式活动:

师:哪一种形体的物体最多?

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摆一个大长方体,让学生说说这个长方体像什么东西。摆好了让老师和同学们都看看。

同学们这一节课表现的都很好,最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个土豆切成长方体,最少要切几刀?回去让妈妈帮帮你,自己不要动菜刀。

课堂教学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和关怀,师生交往过程中充满着自然的爱的流露,如生活一般自然,师生交流自然真切,没有通常课堂上常见的做作和程式化,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人格形成创造条件。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开展数学活动 提高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