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孔明碗

时间:2022-08-20 11:22:43

摘要:本文从孔明碗的特征、样式、传说来描述这一陶瓷史上的稀有器型,从而进一步探寻它的实用价值、意义和它对未来陶瓷器型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孔明碗;龙泉窑;景德镇;诸葛亮

一、前言

自古以来,碗的式样很多,大多都为日常用品,每朝每代都有它的特征,有沿袭旧式,也有创新。我们常见的碗有,卧足碗、墩式碗、菊瓣碗、高足碗、葵口碗、斗笠碗、薄胎碗、折腰碗、宫碗、撇口碗、鸡心碗、收口碗等,孔明碗就是众多碗型中的一类。

四年前在辽博的一次参观中,我偶然碰上一只“孔明碗”,此碗是明代的青花碗,碗外壁为缠枝花卉纹装饰,碗内壁绘有月影梅花,是典型的明代纹饰。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奇怪的造型,由于不能上手,所以只能隔着玻璃观其外观。从外观看,碗内较浅,碗底较厚。当时因不识其庐山真面目,只是在文物标签上知其名称时代,却不知其用途,更不知其来历,本人确实被其迷惑了。不过因孔明碗的独特造型打动了我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回去之后查阅大量资料找到关于它的信息,怀着极大的兴趣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孔明碗一名的来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他上晓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而闻名于世。但以他命名的孔明碗,却鲜为人知。

“孔明碗”,又称诸葛碗,其器呈敛口,弧腹,囤足,底与碗内壁呈双层夹空,底面有排气孔(烧窑时可排空器内空气,以免炸窑)与腹腔相通。相传此独特造型源自于三国故事: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屡遭败绩,困守不出。亮修书遣使赠巾帼衣物以羞辱之。据使者回报,懿阅札受礼不怒,却详询丞相寝食办事之繁简,继言:“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为惑敌,乃于对方来使刺探时,用双层碗进餐,明示食可盈碗,实仅上层有饭。后来遂称此双层碗为孔明碗。诸葛亮以此稳固内部和迷惑敌人。这与他的“空城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孔明碗的特点

据考察孔明碗产生于宋代,明清也有烧制。因其碗底有一圆孑L相通,故人们与其美名“孔明碗”,其实它并非孔明先生所发明。孔明碗起烧于北宋龙泉窑,其胎体厚实,外碗底的孔较大。到了明代,孔明碗胎体较薄,外碗底孔较小。

明清时景德镇开始烧制,弘治年间数量较多,但胎薄体轻与宋龙泉窑产品有所区别,胎质细腻,釉面润洁,纹饰线条柔和,碗腹中空,足底也有一圆孔相通与龙泉瓷孔明碗类同,装饰技法有青花、五彩、斗彩、颜色釉等。明中后期以及清代均有此碗的器型。这是上层社会一种供奉祭祀用的器物,所以很少见到。

孔明碗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外碗底之孔可以把沸水灌入夹层,然后盖上盖子,使碗内的食物保持温度,故亦称暖碗。

从以上的大量资料证明,孔明碗的使用价值为:

1.中间有隔热层,乘装食物可以起到保温隔热作用。

2.大部分的孔明碗装饰性都很强,大部分碗内部都绘有精美的花纹,欣赏价值很强,但由于内碗比较浅,日常使用价值相对小,所以推测他都多数用来作为礼器、祭祀所用。

四、总结

作为一种很特殊的器型,孔明碗的出现给陶瓷史上又添上了一个美丽的符号,使丰富多彩的陶瓷种类更加充实,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的财富,给后人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启示。

在当今市场上出现一种有着双层的中间带有隔热层的碗或杯,他们使产品更显档次,隔热层即隔热又保温,也大大提高了使用价值,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他身上也不妨看到当年孔明碗的影子,这就是后人仿古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金钟双层手绘”瓷杯,采用夹层内绘画的技法,更具有审美艺术价值。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下一篇:人居环境中文化特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