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时间:2022-08-20 11:01:41

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集体备课;技

能竞赛;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020―0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发展,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发展,学生要发展,教师必须首先要发展。因此,我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唱响教师第一的主旋律,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到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实施“集体备课+磨课”为模式的研究课,规范青年教师教学行为

“集体备课+磨课”为模式的研究课是我校语文教研组2011年通过省级验收的题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和模式的实践研究》的省级“十一五”课题研究的成果。该成果是对我校公开课进一步改革,把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任务变为年级组内同伴互助共同完成。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集体备课+磨课”的研究课为模式,其流程为“年级组共同备课说课议课――课堂教学同组听课――反思改进――再度教学全校听课――全校评课――反思手记”,在整个流程中,自我反思是基础,同伴互助是核心,专业引领为保证。

试讲方案由年级组成员根据教材共同研究制订,集思广益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使参与者都有收获。尤其是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独立备课有困难的青年教师,使他们在把握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分析学生接受状况等方面,都是一次直观学习,有利于他们独立备课能力的提高。在年级组内进行试讲,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让教师有了课堂的再加工意识,使他们逐渐养成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青年教师通过听课,虚心取经,勤勉思考,也会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执教者自我反思,反思成功、反思不足、反思学生等,通过自我反思,教师积累了教学经验,加快了成长的步伐。

二、技能竞赛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同伴互助,共同参与,共同反思,共同提高”的研究课的基础上,教师技能竞赛犹如一个助推器,能最直接最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专业素质,展示才华提供了重要平台。我校每学年都要组织普通话、说课等教师技能大赛和年级组优质教研课的评选活动,并将其常态化、制度化。每次的竞赛活动,学校都高度重视,高标准、严要求,重奖励。说课竞赛按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大块进行,全程开放,鼓励教师们去观摩学习。在比赛结束后,各学科优胜者集中进行一次公开展示,让大家再进行对比学习。最后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学校按不同等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将这些优胜者推荐到校外参加各类竞赛。

通过说课和优秀课的评选,青年教师很容易发现自己知识的结构缺失,问题设计不科学,教学安排的层次性不强,运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够,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不到位等诸方面问题。有了这些清醒的认识,他们就会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更加主动地更新知识结构,主动交流专业技能,主动提高教学水平,为今后更好地投入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课题带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教师从教育新手、教育能手向科研型教师转化的根本途径,是沟通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我校以小课题为主,争取大课题。为了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化,我们以“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的理念,以发现问题――学习研究――商讨对策――课堂实践――反思重建”的模式展开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将教师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提交给教研组长,经大家认真筛选后,将最具代表性、共性的问题定为年级组内的小课题,然后年级组教师针对这一课题分别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利用教研时间将所学内容进行相互交流。

针对研究议题上的问题,上研究课,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查找不足,修正方案,反复尝试,最终解决问题。经过多次学习、研讨、实践、反思、互助,以议题为突破口,更好地实现了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工作中,我们一路思考,一路实践,一路收获,催生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智慧,提高了他们课改的执行能力,也进一步打造了学校的软实力,铸就了硬品牌,发展了学校的内涵,提升了教育品质,促进了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的形成和育人效益的提高。

上一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困惑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