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问题突出不容忽视

时间:2022-08-20 09:59:26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问题突出不容忽视

摘要:今年上半年,在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变化、工业经济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我省工业生产增长平稳,重点行业运行良好,工业用电量持续回升,工业经济整体实现平稳运行。

关键词:山东;工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一、上半年工业生产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比1-2月开局提高0.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与1-5月持平,整体呈现中位开局、稳步回升的态势。从季度情况看,二季度增加值增长10.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且月度增速除6月份增长9.9%以外,4月、5月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见图1)。

图1 2013年-2014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从全国情况看,我省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16位,比上年全年提高4个位次。与东部沿海各省相比,我省工业增速低于江苏0.8个百分点,分别比广东、浙江、上海高1.6、3.4和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省工业增速回升幅度在全国处于较快水平,比1-2月开局提高0.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广东、江苏0.4、0.2和0.7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6位。

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从行业看,重点行业运行良好,轻工生产有所加快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90.2%,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

增加值总量居前十位的重点行业运行良好,增加值增长10.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7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60.2%。十大行业中有7个行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农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0、5.4、2.2和1.4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纺织、石油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电力、汽车制造业增速分别提高2.2、1.7、2.4、2.9和1.6个百分点(见表1)。

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运行平稳,增加值增长10.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1.7%。其中,装备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加值增长11.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0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9.0%,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回升势头快于重工业(见图2)。

(二)从企业看,新增企业数量增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上半年,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6家,比上年增加76家。其中,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纺织四大行业分别新增55家、37家、19家和14家,占全省新增企业的57.9%。分区域看,济宁、菏泽、聊城、莱芜等中西部四市新增企业数量最多,分别达到64家、57家、26家和22家。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8541家,同比增加770家。企业户均产值达到1.8亿元,同比增加1000万元。上半年累计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778家,同比增加58家;其中过百亿元骨干企业58家,同比增加7家。

(三)从企业类型看,非公有制工业生产快于公有制工业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增加值增长11.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5.0%。其中,私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3.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公有制工业延续低位运行态势,国有工业、集体工业、国有控股工业分别仅增长1.5%、3.2%和4.2%。

(四)从销售情况看,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内外销同步加快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销衔良好,累计实现销售产值67157.6亿元,增长10.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产销率达到98.8%,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均提高0.4个百分点。

从销售情况看,全省工业品内销和外销增长同步加快。其中,国内销售产值达到63049.0亿元,增长11.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出货值达到4108.6亿元,增长8.2%,比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从出口来看,装备工业仍是我省工业出口的主力军,上半年实现出货值1589.7亿元,占出口总额的38.7%;增长14.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4.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出口增长5.8个百分点。

(五)从区域经济看,地区工业发展分化较为明显

受发展阶段、发展环境、资源秉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省各地区间工业经济发展分化较为明显。东营、临沂、菏泽等市新上项目多、企业规模大、发展后劲充裕,工业生产增长良好。青岛、烟台、潍坊等沿海地区工业规模庞大,先进制造业继续引领工业发展,但基数大、要素约束强,工业生产逐步回归中速运行。淄博、滨州等市现有工业大项目发展趋于稳定,而近年来新上大项目不多,结构调整仍处在艰难进行中。

三、工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从产能利用看,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情况依然严峻

国家确定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工业产品均属于我省的重点产品。从上半年的测算情况看,这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较为严峻。其中,生铁、钢材、电解铝、焦炭的产能利用率不足85%,粗钢、水泥的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而化学纤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三成(见表2)。较低的产能利用率表示企业的设备和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显示我省在化解过剩产能、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二)从市场情况看,需求不足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水平不高

截至上半年,全省工业品价格已连续27个月呈现下降态势,显示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受此影响,工业生产水平总体下滑,产品产量增势进一步回落。2012―2013年,全省120种重点工业品产量增长面维持在60%―70%之间,已经低于往年80%―90%的正常水平;而今年以来,增长面在上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仍呈不断下降态势,上半年仅为50.0%,同比回落15.8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最低点(见表3)。

(三)从企业景气调查看,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生产预期指数双双下滑

通过对全省65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全部大中型企业及部分小型企业)开展的《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反映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乐观程度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8%,比一季度低2.4个百分点,自上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态势。与此同时,反映企业对下季度生产情况预期的“企业生产预期指数”为58.1%,比一季度低1.5个百分点。两大指数双双回落,反映企业家对今年下半年本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持谨慎态度。受此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意愿有所减弱。调查显示,20.3%的企业预计下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比去年同期“减少”,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9.7%的企业预计下季度用工计划将比本季度“减少”,比一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省工业经济与全国一样,都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市场容量整体收缩,国内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导致的工业品消费需求扩张减慢,政府主动宏观调控以及多年快速增长后导致的工业经济发展逐步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省工业经济由较快增长向中速平稳增长“换挡”已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也表现出重点行业运行良好、工业用电量持续回升、经济结构有所优化等积极方面。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逐步回暖,预计后期我省工业经济将延续当前平稳增长、略有回升的向好态势。

上一篇:探析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离岸金融市场中利率与风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