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水果,孩子不宜多吃/多吃咸鸭蛋,能补钙和铁/让孩子爱上五谷杂粮/孩子吃三种鱼更聪明

时间:2022-08-20 08:34:56

三种水果,孩子不宜多吃/多吃咸鸭蛋,能补钙和铁/让孩子爱上五谷杂粮/孩子吃三种鱼更聪明

三种水果,孩子不宜多吃

小雯

柿子——遇酸成胃结石

柿子,皮薄色鲜,味道甜美,是孩子非常爱吃的水果。柿子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维生素C及钙、磷、铁及多种胶质物。如果孩子肺热咳嗽或大便干燥,吃些柿子则有助于改善症状。但是,若是经常在餐前大量吃柿子,柿子里含有的大量柿胶酚、单宁和胶质,在胃内遇酸后就会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块儿。若硬块儿小,可随大便排出;若硬块儿较大,就无法排出,只能停留在胃里形成胃结石,表现出胃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如果孩子原本有胃炎、胃溃疡,还有可能诱发胃穿孔、胃出血等危险并发症。

因此,孩子不可过量吃柿子,一次吃1~2个即可,不要吃皮,避免引起柿石症。

甘蔗——易致葡萄球菌繁殖

甘蔗中含有大量的蔗糖,进入胃肠道经消化酶分解后,可使体内的血糖浓度增高,吃得越多,血糖浓度就越高。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限度后,会促进皮肤上的葡萄球菌生长繁殖,引发皮肤小疖肿或痈肿。如果病菌侵入皮肤深部,还有可能引起菌血症。另外,过多摄入糖分,可使孩子血液的PH值下降,形成酸性体质。酸性体质的孩子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感冒和发生皮肤感染。因此,孩子不可过量吃甘蔗。

柑橘——易引发胡萝卜素血症

柑橘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苹果酸,不仅营养丰富,还可理气健脾、化痰止咳,有助于治疗呼吸道急慢性感染及消化不良。有些父母会认为,好东西多吃点,没关系。可是,柑橘如果吃得过多,会使体内的胡萝卜素含量骤增,从而引发胡萝卜素血症。其表现为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还伴有夜惊、啼哭、说梦话等,有时甚至手掌、足掌的皮肤都发黄。因此,孩子吃柑橘,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定,每天最多进食2~3个。

多吃咸鸭蛋,能补钙和铁

咸鸭蛋是以新鲜鸭蛋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而成的再制蛋。它的蛋壳呈青色,外观圆润光滑,又叫“青果”。咸鸭蛋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而且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优质的咸鸭蛋咸度适中,味道鲜美,老少皆宜。

与普通鸭蛋相比,咸鸭蛋中部分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由于经过盐腌,蛋内盐分增加,蛋内无机盐也随之略增。生蛋黄中的脂肪,由于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看不出含有油脂。而咸鸭蛋若是腌制的时间久了,蛋白质会变性,并与脂肪分离,脂肪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蛋黄油,蛋黄中带有红黄色卵黄素及胡萝卜素,溶于蛋黄油中呈红黄色,咸鸭蛋出油是腌好的标志。

此外,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因此是夏日补充钙、铁的好食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挑选咸鸭蛋呢?

品质好的咸鸭蛋外壳干净,摇动有微颤感,剥开蛋壳尝一尝,咸味适中,油多味佳,用筷子一挑,便有黄油冒出,蛋黄分为一层一层的;如果蛋黄颜色全红,且颜色很深,则应谨慎购买。

虽然咸鸭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咸鸭蛋含盐量较高,父母在给孩子吃咸鸭蛋的同时,要注意控制孩子食盐的摄入量。

让孩子爱上五谷杂粮

如今,大家都知道五谷杂粮对人体有益,但是因为五谷杂粮口感粗糙,不像肉类食物那么容易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下面,就教妈妈们一些饮食小窍门,让孩子悄悄吃进去一些五谷杂粮。

1.做米饭时,在大米中加上些小米、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入一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再经常给宝贝吃些番薯类食物,这样就可以起到碳水化合物和植物蛋白的营养互补作用。

2.安排五谷杂粮饮食时,进行同类营养互换。丰富多彩的膳食能调动宝贝的进食积极性,如宝贝不喜欢吃面条,你就做烙饼,因为同一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大体相近。

3.淘米时,应根据米的清洁程度恰当清洗,不要用流动的水冲洗,也不要用热水烫洗,更不要用手用力搓洗。通常,米类以蒸或煮的烹调方法为最好,这样营养损失得最少。

4.蒸或烙是做面食的最佳方法。把面粉做成馒头、面包、包子、烙饼时,其中的营养素丢失得最少。面粉中的维生素含量本身较少,且不容易被宝贝的肠道吸收,蒸和烙的烹调方法可以弥补这种缺憾。

5.面条尽量做成汤面,不要用油去炸,尤其是玉米粉。如果用玉米粉做玉米糊、窝窝头或是玉米饼时,做时里面放些小苏打。这样做出来的食物,宝贝吃了很容易消化。

孩子吃三种鱼更聪明

鱼肉属于精致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而孩子处于发育阶段,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较多,所以,孩子通过多吃鱼来补充蛋白质,确实适合。但具体说到吃淡水鱼好还是海水鱼好,应该各有利弊。

海水鱼中的DHA(俗称“脑黄金”)含量高,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但其油脂含量也较高。有些孩子消化功能发育不全,吃海水鱼,容易引起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淡水鱼油脂含量较少,精致蛋白质含量较高,易于消化吸收。不过,淡水鱼通常刺细小,难以剔除干净,容易卡着孩子。

综合这些利弊,从总体上看,营养师推荐带鱼、黄花鱼和三文鱼,这三种鱼非常适合孩子吃,鲈鱼、鳗鱼也不错。

带鱼:DHA和不饱和脂肪酸EPA含量高于淡水鱼,再加上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更具有补脑功能。而且,带鱼味道鲜美,小刺少,可降低鱼刺卡喉咙的风险。

黄花鱼:黄花鱼非常适合孩子夏季食用。黄花鱼营养丰富,新鲜鱼肉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碘等,且鱼肉组织柔软,易于消化吸收。此外,黄花鱼鱼肉呈蒜瓣状,没有碎刺,适合孩子咀嚼。

三文鱼:三文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儿童发育。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D、E,以及钙、铁、锌、镁、磷等矿物质,其肉质细嫩,口感爽滑,颜色鲜艳,非常适合孩子食用。

鱼肉对孩子虽好,但还要讲究烹调方式。专家建议,家长最好采用蒸、煮、炖的方式,不宜采用油炸、烤、煎的方法。另外,还可以将鱼做成鱼丸汤,这种吃法安全、清淡,且味道鲜美。

具体方法:将鱼肉剁细,加蛋清、盐、味精调成茸。锅内添水烧开,将鱼茸挤成丸子,逐个下锅煮熟,再加少许精盐、葱花即可。

给孩子做鱼时可添加蔬菜作为配菜,既增加口感又均衡营养。炖鱼时,不妨搭配冬瓜、香菇、萝卜、豆腐等。但要注意,口味不应过咸,更不要添加辛辣刺激性调料,鸡精和味精也要少放。

生活中,很多家长让孩子只喝鱼汤,不吃鱼肉。其实,多半营养还是在鱼肉中,科学的吃法是既吃肉又喝汤。

上一篇:课堂“师生互动对话”设计与实施 下一篇:初探中西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