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后富”

时间:2022-08-20 08:00:27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有一句口号,叫“先富带后富”。乍一听,此话极有道理,也极有吸引力与感召力。先富者不能为富不仁、麻木不仁,不能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都有责任和义务带动、带领后富。后富者呢,等到先富者富了、真富了、大富了,回过头来带自己,省时、省力、省心,比较简便,比较经济,也比较可行。既然自己没心力没能力没魄力先富,只能等别人先富了,来带自己。这似乎与自然进入社会主义的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善哉矣,先富带后富!

先富带后富的口号有问题吗?冷静一想,概念似乎有毛病:谁是“后富”?先富起来的人只是一小部分,改革开放进行了近40年,中国的富人,相信超不过5%。有10%可以称之为穷人,日子一般化的是绝大多数。这些人是“后富”?这95%中哪些沾“富”字,哪些可以界定为“后富”?

如果未富、不富就可以称之为“后富”,那么陈胜吴广相对于秦二世就是“后富”,李自成相对于朱由检,杨白劳相对于黄世仁,也是“后富”。今日那些贫困线以下的,喝不上洁净水,吃不饱山芋蛋的农民,失地失业的贫民、流浪者、乞讨者相对于大款大腕也是“后富”。问题是,终其一生,甚至推及他们的子子孙孙,他们富得了吗?如果永远沾不上那个“富”字,又怎么能说是“后富”呢!

不错,未富的赤贫者中有“后富”了的。刘邦打下江山“后富”了,一改一个亭长的窘况;朱元璋称帝后“后富”了,不再当和尚、不再乞讨、不再喝潲桶里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了;洪秀全“后富”了一阵子,在天京大兴土木,大娶嫔妃,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后富”的程度还蛮高;禹作敏“后富”了,在大邱庄整出了不小动静,过去一天的工分不值一元钱,后来一条皮带就一万多元;吴仁宝“后富”了,他把华西村整成了一座不小的城镇。可是,后富者人数实在是少之又少。

从历史的流程看,未富不富者中,后来绝大多数没有富。

“先富带动后富”,有一个技术问题,如何从天文数字般的未富者中发现“后富”,从而去引导和带动他们?未富者中谁又能证明自己可以“后富”,从而去寻求“先富”的支持与帮助,甚至拿出相关的文件来,要求“先富”者带动、带领。

先富带后富,看来不但难以操作,而且难以理解。实际上,相对于有限的资源、市场、机遇,一部分人的富裕就注定了另一部分人的穷困,一部分人的“先富”,也注定了另一部分人永h不能致富。生活的逻辑如此,历史的辩证法也如此。

(摘自《牛撇捺文集:倒提笏板》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图/傅树清)

上一篇:春夏秋冬,生长收藏 下一篇:小病怏怏得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