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生产与库存对轮胎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8-20 01:21:51

准时生产与库存对轮胎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

企业的一切经济和管理活动,都是有成本的,而且最终会影响到产品成本。“降本增效”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之一。生产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广义的成本管理,既包括生产成本管理,也包括非生产成本管理。目前成本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集成成本控制方面。主要探讨ERP/MES/PCS三级结构的生产成本控制体系结构,而企业存在的等待、不合理搬运、不良品、动作不对、过度加工、库存、制造过多、未能开发的员工创造力等浪费却无法衡量和控制。目前会计计算成本的方法,只重视计算有形成本,而忽视了无形成本浪费的计算。ERP仅是企业的宏观层次,在这种模式下,无法充分体现哪种生产方案最优呢?生产批量与成本及库存之间关系如何呢?并未细化与落实。(2)生产现场改善成本控制方面。主要是从生产现场和改善分析工具出发,利用对六西格玛、精益生产、准时生产(Just in Time,简称JIT)等管理思想,但缺乏财务者的介入。(3)财务成本管控方面。财务管理者也只是从本职工作出发,缺乏更先进的控制和成本节约的思想。新的制造环境下成本管理研究单一,缺乏营运的整体思想,或者体系架构不够全面、具体。虽然目前的成本会计方法理论较为成熟,但要做到生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只考虑利用会计方法理论是难以达到准确,只有与生产流程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多工序连续式生产的特点,才能使生产成本的核算更加准确。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JIT管理工具与库存和成本之间关系,从而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

一、卡莱轮胎公司JIT生产存在的问题

卡莱轮胎公司隶属于美国卡莱集团,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及非高速轮胎生产商。经过一年的努力,该企业通过目视化管理,精益生产培训,标准化和IE改善等,从2010年12月开始实现了零库存的目标,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按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简称MTO)方式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难以控制的问题。由于实施了零库存的战略,库存的积压在一年时间内全部销售完,由此企业正式向MTO转变。但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在MTO的生产模式下,该企业面临着市场产品种类多元、需求波动大、需求数量相对较小、紧急订单多、插单急剧增多(见图1)等问题。在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轮胎行业面临着生产成本逐步上升、利润率不断下降的困窘局面。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库存都在压低,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的批量越来越小,订单频繁变动。该轮胎企业奉行“制造业仅是专门做制造,而不做库存”这个绝对的管理观念,但实现了零库存,却使生产成本不减反增。

(二)计划生产批量越少,规格间切换频次越多,生产成本就越高。如果一种规格轮胎的计划量较大,则更换规格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计划量较小,则在核算生产成本时应该考虑更换规格的成本。据统计该企业采用JIT方式生产,导致每条轮胎的生产成本由100.86元上升至119.77元(每月成本净增加1891万)。原因是生产过程的计数由人工完成,轮胎工艺复杂,生产工序多,在收尾过程中,分好几次才能将半成品配齐。在配料的过程中,也多会产生余料,同时为了控制多生产,导致剩余材料报废或回收。规格之间切换越频繁,就会报废越多和等待时间越长,效率越低,浪费越大。按单生产之后,由于作为生产能源动力的锅炉,因其自身的工作特点,频繁更换轮胎规格其单位能耗成本在逐步攀升。每条轮胎能耗由于0.07元上升至0.11元。如果每月按照100万条生产计算,则每月成本增加4万元。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创造100万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能源耗费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的2.5倍、5倍和9倍,可见我们的浪费是巨大的。此外,频繁的切换易导致设备磨损老化,使故障期提前而增加成本。

二、卡莱轮胎公司轮胎成本构成及成本计算的分析

当产品竞争到一定阶段,就出现同质化的趋势,因此,谁拥有低成本,谁就能站稳市场。在轮胎企业,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小到一块胶料、一滴汽油、一粒炭黑,大到胶料配方、工艺流程、施工定额,工艺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到成本。随着原材料和工人成本的上涨,在产品不涨价的前提下,挖掘企业潜能,控制各种浪费,企业仍有利润空间。只有低成本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的轮胎产业新秩序中占有一席之位,所以轮胎工作者理应承担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重任。因为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消除一切浪费,减少一成的浪费相当于增加一倍的销售额。

(一)通过对2011年3月到11月份的转产及停产次数研究发现:

第一,转产及停产次数由3月份46次上升到10月83次(见图2)。在过去9个月时间里,生产7次有1个规格,生产6次有8个规格……生产1次有110个规格(见图3)。由于这样的频繁变动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9个月以来平均每隔1个月重复停/转产的规格数26个,约占总停转产规格的10%。如果能每隔2个月生产一次,则使每个月的规格转换次数减少26次,这样能更好的均衡生产,在整体设备效能(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当前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合理地利用资源。

第二,轮胎成本的构成要素有原燃料消耗、动力消耗、工资、职工福利、管理费、生产工艺、环境设置、质量控制及设备折旧等许多项目,其中80%成本来自于原材料。另外是人力成本,约占生产总成本的5%—8%。正常情况下,从密炼、胎面挤出口型和胶料更换、钢丝圈缠绕和包圈、帘布大卷更换并调整裁断角度、成型机机头和扣圈盘更换及调整、硫化模具更换及设备调整等过程的人工、机械费用,加上设备空转能耗、设备折旧等,更换一种外胎规格的成本费用平均21327元(见表1)。如每个规格每月按照3058条的存货计算,则损失资金为2015元(见表2)。每月少转换一次规格比增加1个规格的库存需要多花费成本:21327-2015=19312(元)。因此适当的库存具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作用。

第三,零库存给企业管理方式带来了根本的转变,JIT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一味地降低库存会带来机会损失,无法获得便利收益。成本和市场需求与库存的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辨证的统一。任何只满足单一指标,都可能会牺牲其他指标为代价,正如“针无两头尖”一样。但习惯上我们在作出某项决策、估算收支时,均以会计成本(又称账面成本)为依据,很少考虑其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提示我们,一切资源都是有成本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合理组合与应用,必须慎之又慎。机会成本的大小,对企业产品成本是隐性的,但有深远的影响,不可忽视。例如,在零库存管理中无法享受便利收益,即持有存货所得的收益,这种收益对应于没有库存时的机会成本。

上一篇:电网企业职工福利费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下一篇:商品价值系统会计机理与财务列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