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符号简·奥斯汀

时间:2022-08-19 10:06:21

奥斯汀用她独特细腻的笔触创造出感人至深的浪漫故事,对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引起狂热的崇拜。

简・奥斯汀热在电影界的兴起,与一位70多岁、名叫安德鲁・戴维斯的剧作家不无关系。1995年,英国广播公司将《傲慢与偏见》改编成一部300分钟的迷你短剧,戴维斯担任编剧。播出后,好评如潮,被视为对原著小说的一次经典的改编。片中,戴维斯大胆设计了一幕在今天看来具有某种符号意义的场景:他让科林・弗斯扮演的达西先生,一头扎进彭伯利庄园的湖中,并且穿着湿漉漉的衣服与伊丽莎白不期而遇。这真是一个微妙而且充满讽刺的时刻:没有的肌肤,没有身体接触,短短两分钟内空气中弥漫的荷尔蒙看不见摸不着,却比一部100分钟的更具诱惑性。

其实荷尔蒙从来不是奥斯汀描写的重点,却为今天的改编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人们突然发现,除了在电影中增加那么一点点性感的气质之外,就连奥斯汀本人也可以成为性感符号,就像今年8月10日刚刚在美国上映的传记片《成为简・奥斯汀》所表现的那样。虽然安妮・哈萨维的大嘴和总也别不上去的卷发,与国家肖像美术馆中陈列的那张奥斯汀的肖像相去甚远,但这并没有妨碍她以一种神采奕奕的性感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影片中,简・奥斯汀被描绘成一个反传统的新女性,无视世俗地在卧室中玩板球,随心所欲地涂鸦,与年轻英俊的律师汤姆・利弗罗伊谈恋爱。两人之间那些亲密的举动让人感觉主人公不像生活在19世纪初期保守的英格兰,倒像是在21世纪的开放社会。

与《成为简・奥斯汀》相比,今年9月21日上映的影片《简・奥斯汀读书俱乐部》对于恋爱关系的诠释则更加现代。影片讲述6个现代人在奥斯汀的小说中寻找各自情感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中一人对《爱玛》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产生了疑问:“爱玛和奈特利先生之间怎么会有爱的火花?”她的理由是,两个年龄差距悬殊的男女之间根本不会产生荷尔蒙激素,因此很难发展出爱情。

这无疑是一个打着奥斯汀旗号的后现代故事,不过却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现代社会,男女之间建立婚姻关系有时候取决于异性间是否具有性吸引力,而这点在奥斯汀的小说中被忽略了,当然这与她身处的时代有关。奥斯汀时代的英格兰,婚姻就像一个大市场,除非生在富贵人家,能够拥有某种自,否则女人就像待售的商品一样被挑来拣去。《成为简・奥斯汀》的导演朱利安・杰罗德解释自己拍摄该片的目的时说,他就是想探讨一下19世纪初期,财富和社会地位是如何主导婚姻关系以及女性生活的。

奥斯汀的小说中,生活艰辛的老处女和嚼蜡一般的婚姻若隐若现,有些故事即便是喜剧收尾,奥斯汀也总不忘提醒你,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不过是个例外,真正的爱情远没有这么浪漫。

表面看,奥斯汀几乎不具备任何条件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但她却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与她同样迈进大众文化名人堂的几位女作家中,弗吉尼娅・伍尔夫和西尔维娅・普莱斯最后都自杀身亡,勃朗特姐妹的爱情故事永远充满神秘凄凉的哥特式风格,只有奥斯汀用她独特细腻的笔触创造出感人至深的浪漫故事,很少有人能像她一样,对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引起狂热的崇拜。

夏洛特・勃朗特曾这样说奥斯汀:“她并非藉由强烈或极端的情感撼动读者,激情于她两不相干。”换句话说,她知道生活就像一场游戏,而她也乐在其中,并且享受与生活周旋的过程。尽管矛盾,我们仍可就此窥到奥斯汀热背后的一些原因――在这个两性关系毫无章法可言的社会,当男女双方门当户对,感情顺理成章进一步发展时,奥斯汀不动声色的把遵循世俗的行为描述得性感无比。订婚、海誓山盟只不过是两个人在一起时所追求的形式,当同居变得很简单,现代女孩对于这些形式能有多大程度的认同值得怀疑。或许会有一些认同,或者一些渴望,这也许就是奥斯汀通过小说所传达的艺术诉求。戴维斯说:“奥斯汀的作品比当代小说中所描写的爱情故事要高明得多,只有读到书的最后一页,你才会知晓一场恋爱的结局。有时候,即使读完整本书,你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故事的结局,必须慢慢体会。再看看当代小说,两个人第一次约会,就住到了一起。往后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

12年前,当戴维斯让达西先生穿着湿透的衬衣与伊丽莎白相遇时,性感和荷尔蒙并不是他想表达的重点。他绝想象不到,有一天不仅达西,甚至奥斯汀都成了性感符号。这恐怕也是现代人对奥斯汀的一种一厢情愿的解读,作家本人未必领情。

上一篇:“金凤凰”永驻青岛 下一篇:万人齐画《油画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