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节水保水技术初探

时间:2022-08-19 10:02:01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节水保水技术初探

摘要:针对干旱半旱地区困难立地土壤水分严重不足,造林成活率低这一实际,着重从造林苗木补水这一关键点切入,该项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简易操作性,应用到造林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每年5月春季造林后至7月雨季来临之间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大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关键词:造林;节水保水;技术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朝阳市喀左县大城子镇五家子村马莲沟流域,面积66.7hm2。试验地属阳坡半阳坡,土壤类型为薄层褐土。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6天。年均降水量为450mm,年均蒸发量为2097mm,为降水量的4倍以上。根据试验地实际情况,造林株行距定为2m×3m、栽植坑的规格为50cm×50cm×60cm。栽植品种为2010年新植的侧柏、山杏行混。

2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节水保水实用技术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节水保水实用技术”主要是在朝阳市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为大幅提高造林成活率而研制的。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节水、保水的关键技术。具体的操作如下:

(1)栽植坑:规格50cm×50cm×60cm;(2)选择健壮造林苗木:侧柏地径为1.5cm以上,山杏地径为0.6cm以上,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劈裂、无机械损伤的“三无”苗木。(3)贮水容器的选择:选择用过的带有盖的无漏水的450~500mL矿泉水瓶等盛水容器。

在瓶体的中间用0.2~0.4cm的锥子扎空,并在瓶盖上装一个30cm长的细管伸到地面上,管头封闭。栽植时,将灌满水的矿泉水瓶孔口朝上,平放于栽植坑底,选择一个生长健壮的粗度0.2~0.3cm的侧根系,从孔口处伸入瓶底,埋土、踩实、浇水,地膜覆盖,并将细管朝一个方向露在外面5cm左右,以便注水。干旱时利用瓶里的水供地上生长,下雨时,雨水可以随苗木枝干顺着根系流到矿泉水瓶里蓄积起来,在坑底自然形成了小水库,达到循环用水。遇到久旱无雨,发现树叶反卷时,可用500mL注射器通过瓶口细管向瓶内注水。从而保证苗木生长的正常水分需求(详见附图),有效解决造林苗木生长期间缺水问题,避免苗木因缺水而造成大量死亡。造林第2年,苗木的主根已在土壤内完全扎根,其他的侧根生长良好,都可以吸收到一定深度土壤中的水分,充分保证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养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插入到矿泉水瓶的侧根有的可以刺破矿泉瓶等盛水容器继续在土壤生长,有的没有刺破矿泉水等容器,待矿泉水瓶等容器的水被吸干时,侧根枯萎、死亡,但不影响苗木整体生长。

此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帮助苗木安全度过自5月初造林结束后至7月份雨季到来之前干旱少雨的季节,从而有效地避免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缺水造成新植苗木的大量死亡。

2015年4月,对试验区采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节水保水实用技术”造林第5年保存率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一共10个样方,每个样方规格均为22m×30m。采用株行距3m×4m。以此调查其保存率。同时在采取传统造林方式的样地上选取规格、株行距相同的10个样方,作为对照。

通过调查表明,应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节水保水实用技术的地块,保存率达90%以上。而未应用该项技术的地块,造林保存率45%左右。

3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节水保水实用技术评价

(1)本技术针对干旱半旱地区困难立地水分严重不足,造林成活率低这一实际,着重从造林苗木补水这一关键点切入,该项技术应用到造林实践中,能大幅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技术所需材料就地取材、费用低廉。本项目所需材料是以废旧矿泉瓶为主的盛水容器,一个废矿泉水瓶装满水后,费用约0.1元,按110株/667m2计算,费用总计11元/667m2。

(3)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简易操作性,有效地解决了每年5月春季造林后至7月雨季来临之间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具有易于操作,省工、省时、成本低、组装程序简单。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生态林、商品林、经济林等树种造林,易于被广大农民接受。

4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

采取该项技术造林,保存率90%以上,即平均成活100株/667m2,死亡株数10株,除了正常的造林费、人工费外,增加了矿泉水瓶的费用和10株补植的费用,每个矿泉瓶按0.1元、每株造林苗木按2元计算,补植补造费用为每株5元计算,补植10株/667m2,购买矿泉瓶费用支出12元/667m2,苗木补植费增加70元,增加支出82元/667m2。

采用传统方式造林,保存率45%,即平均有50株/667m2成活,60株死亡,每株苗木费2元,补植补造费用为每株5元,增加补植费用420元/667m2。

因此,采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节水保水实用技术”造林比传统方式造林667m2节省费用:420-82=338元,试验区66.7hm2造林地节省直接费用就达33.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2生态效益

该项技术实施后,能有效地提高荒山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提高森林覆被率,不仅对周围的农田起到防护作用,同时还对水土保持、护堤护岸、水源涵养等发挥功效,能较大地改善项目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4.3社会效益

做为一种新的栽植技术,不仅可使传统的造林提高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增加地方收益。同时为其它林业新技术的推广提供实际范例,有利于扩大对林农科普教育的影响力。

上一篇:传统文韬武略的现代解读 下一篇:不能包管一切的“三峡”能防多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