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08-19 09:16:15

腾冲市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及控制措施

摘要 介绍腾冲市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以为当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控制措施;云南腾冲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210-01

腾冲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市,先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农业部油料(双低油菜)高产示范区、云南省烤烟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市)、云南省“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示范县(市)、云南省首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市)”和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市)等,同时还是云南省8个生猪生产优势县(市)及35个肉牛生产基地县(市)之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生产、供给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化肥、农(售)药、农膜、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不断提升,牲畜粪尿、秸秆等废弃物也大量增加,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认清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村居家环境十分必要。

1 腾冲市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

农业废弃物是指在种植业、畜牧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废弃农膜及农药、化肥等农用投入品废弃包装袋以及其他农业生产废弃物。

1.1 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指水稻、玉米、油料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夏、秋收时,极少部分农户在田间就地焚烧,污染空气。或者秸秆长期弃置堆放,丢弃在河沟、田间地头,经日晒、雨淋引起腐烂,产生污水,污染水体。据测算,腾冲市秸秆产生量每年约15万t,通过还田、堆肥、饲料、原料等途径利用约10万t,占66.7%,随意丢弃、焚烧约5万t,占33.3%。

1.2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

腾冲市围绕农产品加工升值实行全程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快速成长,以茶叶、饵丝、果脯、植物油、腊腌菜、畜牧、粮食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60余个,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品[1]。但由于一些企业在加工农产品时不注重无害化处理加工原料废弃物和污水,往往形成一个加工点即为一个污染源。

1.3 畜禽粪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畜禽产品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畜禽规模养殖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解决人们肉、蛋、奶需求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的压力。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腾冲市农业源普查资料,2007年全市畜禽养殖业产生粪便3.8万t,排放49.1 t,流失3 460 t;尿液产生1.7万t,污水产生2.9万t,处理1.1万t;COD产生3 595 t,总氮215 t,总磷39.84 t,铜7.98 t,锌7.77 t,虽然没有近年的具体统计数据,但是从畜禽养殖的增加量来看,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应该比2007年增加了数倍。2014年农业面源污染典型畜禽养殖单元调查中,对10户肉鸡养殖专业户(场)畜禽粪便产生、处理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0户肉鸡养殖专业户(场)均无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全年共产生粪便2 588 t,处理利用方式都是直接收集利用。

1.4 农用地膜

近年来,腾冲市塑料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尤其是玉米主产区,残存的农膜碎片日益积累,在田头地角、溪边树上随处可见,农膜污染已成为农田(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地膜如果残留在土壤中,就会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改变土壤物理性状,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据2008年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2007年全市共使用地膜349.69 t,回收利用293.99 t,占84.07%,残留量55.87 t,占15.93%,近年的使用量也大致相同。长此以往,残存于土壤中的塑料薄膜,缓慢降解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将对水、土环境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2]。

1.5 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

农、林、牧生产离不开农(兽、渔)药的使用,为了确保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和品质的提高,需要广泛使用农药和增加使用频次,随意丢弃玻璃瓶、灌、铝箔等农药包装废弃物成为一大污染源,对土壤和水体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对人畜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另外,化肥、种子、种苗包装袋(盒)等废弃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农业生态污染源。据测算,全市每年约产生逾700 t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除少数被回收外,其余被随意丢弃于农田边、地头、山野、路旁、水塘沟渠中污染环境。

2 农业废弃物污染控制措施

腾冲市通过开展农业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督、采取农药化肥减量化施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推广秸秆资源化循环再利用、沼气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3]。

2.1 积极开展农业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农业环保意识

恢复受污染的环境,其成本远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取得的利润多,且环境有时具有不可修复性,一旦受污染,则不仅危害当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为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腾冲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宣传《农业法》《环境保护法》《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腾冲市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腾冲市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等法律法规,向农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污染的危害性及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农业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和治理的重要意义,使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逐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2 大力推广秸秆资源化循环再利用技术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50%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同时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腾冲市通过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手段,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一是过腹还田。将作物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干燥处理后饲喂家畜,不但可以缓解发展畜牧业饲科短缺的矛盾,还可以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近年来,腾冲市多家畜牧养殖场在一些地方敞开收购青贮玉米秸秆及稻草,既为牲畜储备了充足的过冬饲料,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积极倡导秸秆直接还田、制作有机肥还田。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收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为秸秆直接还田提供了方便。此外,也可将农作物秸秆通过堆沤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降低农业成本,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如2014年腾冲市借助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1.1万hm2,发放秸秆腐熟剂330 t;三是大力推广利用秸秆种植双孢菇、姬松茸等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严格控制焚烧秸秆的现象[4-5]。

2.3 推广利用沼气工程,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

近年来,腾冲市遵循“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力求从源头减少污染,最大限度地实现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将养殖业和种植业以沼气为纽带连接起来,既治理畜禽场的污染,又给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建设,不仅解决了部分生活用能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人居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市已在18个乡(镇)共建成“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24 957口,养殖小区联户沼气29个,大中型沼气5个,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服务网点158个。

2.4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村寨边、路旁合适地点建设垃圾收贮设施及垃圾焚烧炉。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以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和清洁水源“三清工程”为主线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通过推广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立乡村物业管理服务机制,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2.5 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及农产品产地保护

为保护农业环境,腾冲市先后出台了《腾冲市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腾冲市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探索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机制和安全处置办法;指导农户适时揭膜,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08 mm的超薄地膜;在田间地头设置农业投入品收贮设施,动员农业从业人员把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及塑料垃圾统一回收处置,否则按村规民约处理;进行专项整治,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6-9]。

3 参考文献

[1] 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等.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5(8):169-173.

[2] 林中,李丹,张焕裕,等.湖南省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5):169-172.

[3] 刘振东,李贵春,杨晓梅,等.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26):13068-13070.

[4] ,王文杰.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开发前景[J].天津农业科学,2009(3):46-49.

[5] 张野,何铁光,何永群,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概述[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3):64-67.

[6] 彭靖.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2):794-798.

[7] 宋成军,张玉华,李冰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11):289-293.

[8] 沈玉君,张玉华,向欣,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模式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3(11):210-216.

[9] 吴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实意义与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探讨,2013(10):50-52.

上一篇:基于个性化课程体系创新的农业高校研究生英语... 下一篇: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