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2-08-19 08:40:54

地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冬春地膜覆盖栽培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高效栽培方式,一般2月上中旬播种,5月下旬至6月初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000千克,此时茄果类,瓜类蔬菜尚未大量上市,市场价格在2.2元/千克左右,效益十分可观。地膜马铃薯大部分生育期处于冬闲阶段,管理简单,特别适合农区作为冬季农业开发项目与其它作物开展间作套种。

一、冬前深耕整地,早施有机肥作基肥

选择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砂壤地,深耕2~3次,1月上中旬结合深耕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或灰渣2000~3000千克作基肥,促进土壤熟化和疏松。1月底2月初包沟1~1.2米做畦(沟宽30厘米左右),在畦中央开沟后每667平方米沟施三元复合肥40千克做底肥。

二、先用良种,精细催芽

地膜土豆宜选择早中熟品种,避免高温结薯。播前15~20天将种薯切块(50克/粒以上)后或整薯(20~30克/粒)催芽,用1~2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浸种5~10分钟,切块种薯浸种浓度宜低、时间宜短。赤霉素处理后用湿河砂或湿稻草覆盖,置于大棚内催芽,保证温度在18℃~20℃,空气湿度70%左右,10天后即可出芽,芽长1厘米时让种薯见光,促薯芽绿化粗壮。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前距畦两边20厘米处各起一高垄,垄高30厘米,然后在垄面开10厘米浅沟,将发芽的种薯在沟内摆播,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7000穴左右,用种150~200千克,播后用细土盖严,再用1米宽微膜覆盖畦面,四周压实。地膜马铃薯播种时温度尚低,以长根为主,芽生长很慢。3月初土豆相继出苗,需及时破膜放苗。

四、追肥与培土

马铃薯出苗后应视苗情用稀人粪尿施1~2次提苗,4月中旬进入发棵期,需重追一次催薯肥,每667平方米用人粪尿2000千克加复合肥10千克浇窝,或在株间打洞埋肥。地膜土豆一般不缺水,但结薯期(4月中旬~5月中旬)干旱需引水串沟,水位不超过沟深的一半。发棵期应特别重视培土,一方面可压除膜内杂草,另一方面促进土豆形成较多的匍匐枝,避免匍匐枝伸出土外变为地上枝,或避免土豆见光变绿,对增产有重要作用。

五、及时采收

5月中下旬可根据市场和后茬情况灵活掌握采收期,采收时拾大留小,分批收获。

六、两种间套模式

(一)马铃薯+西瓜+晚稻:马铃薯按1~1.2米做畦,播种时每播3畦留一空畦作西瓜预留行;4月初西瓜育苗,4月下旬按0.5株距将西瓜移栽于空畦两边,一畦两行,马铃薯收获后在空畦中间抽沟,两宽行西瓜之间并畦,形成4~4.5米的宽畦,瓜蔓对爬,每667平方米栽西瓜550株;7月中旬西瓜收获后栽晚稻。(二)马铃薯+杂交棉:马铃薯播种时包沟2米做畦,畦面宽1.7米,畦两侧各播一行马铃薯;杂交棉4月初育苗,4月下旬至5月初移栽两行棉花于畦中央,窄行行距0.8米,宽行行距1.2米,株距0.4米,马铃薯收获后在畦中间两窄行棉花之间抽沟,形成新的畦沟和畦面,使两宽行棉花形成一畦,两窄行棉花分列畦沟两侧。

上一篇:迟栽油菜冬管重点巧施肥 下一篇: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转型战略SWOT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