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19 07:39:53

关于加快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摘 要】 促进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是我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姜堰工业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加快实现“崛起苏中,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而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与日俱增,因而加快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关键词】姜堰;汽车零部件;转型升级[Abstract]To promot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my area to take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the fundamental measure to accelerat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Jiangyan, but also spe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e of Su, important basis of span development" and strong support. But in the new stag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rom the need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lity, from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auto parts industry in our region is gradually weakened, the relative lack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all kinds of challenges and pressure from external grow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us accelerating the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mminent.

[keyword] Jiangyan auto par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中图分类号: 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促进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是我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姜堰工业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加快实现“崛起苏中,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区委党校紧紧围绕这一重大议题,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2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面对面的现场调查;发放问卷到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认为,我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助推了我区工业化中期的进程。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而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与日俱增,因而加快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姜堰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成长壮大,已成为我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姜堰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现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主要产品有轿车齿轮、变速箱齿轮、重型车齿轮、小缸径柴油机、汽车铸件及汽车轮毂电镀等,重型卡车轮齿占国内市场70%的份额。目前拥有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著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供给国内几乎全部重卡车型及乘用车、轻卡和工程机械企业,其中我区所产汽车齿轮占国内重卡齿轮市场的60%、乘用车市场的40%,其从业人员占国内全行业总数的6%以上,销售收入占10%以上。

今年一季度,汽车零部件行业受市场行情影响,我区轻型车和高端零部件企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太平洋公司1—3月份完成纳税销售1.23亿元,增长27%,一拖动力机械完成纳税销售9942万元,同比增长24.2%。但重型车和工程机械齿轮有所下滑,1-3月份4家重型车和工程机械齿轮生产企业完成纳税销售1.94亿元,同比下降26.2%。7家成长型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现价产值4.4亿元,同比下降22.9%。

分析我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业规模偏小。我区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仅为7家,占总数的4.1%。这表明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应适时转型升级。

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需求潜力大、增长速度快的中高档轿车和客车的部件生产所占比重小、缺乏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产品,即汽车关键部件。我区现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做的产品在产业链上来说大都是汽车零部件的二、三级配套,产品仅仅集中在齿轮、曲轴等一些单一的零件上,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可以带动上下游产品的产业链。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关键部件总成产品的企业不多,突显不出本地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产业优势并不明显

三、纳税贡献不够大。2012年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纳税除太平洋精锻等少数几家企业呈现增长外,其余均呈现负增长。一季度以来汽车零部件产量逐月下滑。下滑幅度呈放大趋势,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四、分布散。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分布以开发区和华港为主,其余乡镇有零星分布。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一些乡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集群效应不明显。

五、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二、我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全面分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对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和先进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强劲势头,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在转型升级方面还存在以下突出困难和问题:

1、转型升级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调研中,一些企业普遍反映土地、资金、环境等资源要素紧缺,这实质上反映出依靠投资和资源拉动的粗放增长理念尚未根本改变。对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抓机遇、调结构、促转型的紧迫感还不强。少数企业还没有把加快项目建设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

2、是生产成本更高。

据了解,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企业人均劳动报酬增长,工业用地平均出让价格上涨,加上汇率影响,成本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用工成本连年增长,资金成本翻番,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品利润率已降到不能再降,。两年前,一名工人的月薪在1800元左右,今年已涨到2500元以上。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工人可能会很快跳槽。

3、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

我区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基础薄弱、原始资金不充裕,企业曾经凭着“一块地、两台机器、三五工人”,就能“四季发财”,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热衷于追求短平快效应,盲目将企业发展重点单纯的放在规模扩大和人员增加上,对于科技投入、技术改造项目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科技投入和专利技术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中的重要性,以致传统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此外,汽车、房地产行业整体景气的下滑,也导致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的大量企业失去下游市场支撑。如此众多因素叠加,让我区的中小企业顿感压力倍增,尤其是那些无品牌、无技术、无管理、无渠道的小企业,日子愈加难过。考虑更多的是生存问题,难以将精力和资金集中到自主创新、产品升级上,正如调查中个别企业反映的,“创新缺少动力,转型没有魄力,升级缺乏能力” 市场竞争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产品必须不断升级换代、提高科技含量,这就要求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技术人才,否则产品就没有利润,生产越多亏损越多。

4、是人才短板效应制约传统产业发展。

总体上看,传统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在企业管理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层以家族成员为主,他们目光不够长远,思想保守,缺乏开拓意识,管理模式陈旧,家族式企业经营管理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重视实用型熟练工人,对技术型、研发型高端人才作用重视不够,产业中像每年聘用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的企业寥寥无几,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进而影响了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5、是产业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难问题。融资难,被认为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常资金需求无法完全满足;二是资金成本已经高过利润;三是在关键时刻,有些银行却加紧催债,无异于“釜底抽薪”。由于绝大多数传统产业存在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稳定性差的特点,甚至有些传统产业还存在管理薄弱,信用缺失等问题,加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大多实行“慎贷”策略。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仍然存在。

6、是政策支持相对不足。

近年来,随着政府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应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有所降低,平均每年扶持企业比例较小,且均属规模以上企业,对于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技术改造补偿奖励力度不够。此外,我区有关部门对相关政策落实不够。

7、是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近年来,我区在扶持、服务传统产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全区“软环境建设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后,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但总体看我区致力于服务传统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如科技服务尚未走上产业化道路,金融服务缺乏区域性中心,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等,总体上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在融资担保、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需求,影响了企业转型的积极性。姜堰处于工业化中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姜堰工业经济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产业层次不高不优、产业特色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已经充分暴露,加快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迫在眉睫。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传统产业经过科学合理的转型升级,同样可以发展成为特色主导产业。

三、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产业支持政策扶持力度,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性。

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政策。充分发挥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装备更新,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着力培植税源经济,提高产业发展的税收贡献,做到绩效优先、实惠发展。着力培育发展品牌亮、实力强、有特色、辐射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十强企业和重点企业。同时,对于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成长型的企业,由区政府严格把关后给予资金扶持。在此基础上,抓住国家鼓励发展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机遇,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发展战略,以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成为我区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占居新兴产业制高点。支持发展环保动力电池、节能电机、变频驱动、汽车电子等关系整车技术性能的关键零部件。确保上级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

(二)加快项目建设的步伐,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投资结构

项目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议我区抓住汽车产业的汽车动力、汽车控制、汽车电子等产业发展的关键零部件和缺失环节,加强项目招引和实施,做强做粗产业链。项目布局要重集聚。在区级层面谋划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将配套领领域向重型卡车、中高档轿车转移,引导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该园区集聚。增强集聚效应,拉长产业链,形成规模较大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便于企业加强合作,抱团闯市场。适当撤并乡镇工业集中区,特别是对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发展乏力的,建议不再新布局项目,现有项目也应逐步迁出,将腾出的土地指标用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

(三)加快政府服务企业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宽松环境。

政府服务的转型升级,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和保障。

1、土地方面,坚持争取增量与盘活存量相结合,清理闲置土地,重点保障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用地。

2、金融方面,鼓励重点传统产业领域内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组建行业性担保公司,为行业内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银行贷款决策要考虑中小型企业的需求。当然融资难并非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一般资金链不会轻易断裂。既要抓好政策的落实,拓宽融资渠道。又要鼓励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

3、人才方面,虽然我区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但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和奖励政策不够完善。建议我区制定出台企业高端人才引进长效机制,鼓励各类人才和本土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在进一步完善招引政策时,要重点解决人才住房、生活设施配套、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当前我国企业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拐点,迫切需要加大对企业培训的投入。我区传统产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很低。一个企业培训经费若占职工工资总额不足3%,这个企业很难有竞争力。为此,提倡企业与国内高校广泛开展院企合作,联合办学。根据企业需求订单培养,对口培训,鼓励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层、研发团队和一线产业工人的素质能力,真正实现人才强企。我区的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吃苦耐劳意识,引导学生就近就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4、要优化服务导向。

目前,我区有相当一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仍处于传统、低档次单一化的制造商状态,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不强。难以适应日益先进的零部件采购流程。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信息网。逐步完善提升网站服务功能,为我区传统产业等中小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咨询服务,搭建一个信息平台让企业引进计算机等智能化工具与整车厂实行信息化対接,在实时信息化的快速传递和处理的基础上与整车制造商确立充分互动和协同分工的关系。在当今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主要以机械技术生产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仅单纯依靠机械技术创造产品附加值的潜力已十分有限,迫切需要通过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提高效 ,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收益拓展新的空间。

要优化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分兵“把关”为帮助“过关”。努力为制造业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优势,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根据企业需求,以经营战略、市场营销、财税管理等为重点,为企业提供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诊断、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支持组建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 对创新成效明显的企业,优先予以认定,享受我区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产业振兴等奖励扶持政策和其它奖励政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行业里其他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同时将提升产业质量的相关指标作为评价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上下同心,形成共识,把各地发展的注意力、推动力和保障力,聚焦到转型升级上来。

上一篇:雪场建设费用浅述 下一篇:一般性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向应面向实战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