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23 《中国地理》(二)

时间:2022-08-19 06:38:30

测试卷23 《中国地理》(二)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中国最珍贵的是土地,最不被人珍惜的也是土地。分析下表回答1~2题。

1. 下列省区中,人均减少耕地面积最大的是( )

A. 内蒙古 B. 山东 C. 宁夏 D. 陕西

2. 下列省区中,主要因保护湿地而退耕的是( )

A. 甘肃 B. 四川 C. 内蒙古 D. 山东

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第3题。

3. 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

A. 两地夏季均光热充足

B. 两地夏季均降水丰富

C. 两地土壤类型一致,均比较肥沃

D. 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均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读下图,回答4~5题。

4. 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临近水源,光照充足

B. b地区绿洲农业发达,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C. c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

D. 与d地相比,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5. 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这些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

A. 气候温暖 B. 暴雨频繁

C. 地质复杂 D. 植被破坏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的97%的市场需求。读图完成6~7题。

6. 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冶炼工业属于( )

A. 市场导向性 B. 原料导向性

C. 技术导向性 D. 动力导向性

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出口力度

B. 乙地是农耕区,灌渠众多,附近高山冰雪融水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C. 丙地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是我国优质苹果的产区之一

D. 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差,所处河流多属内流河

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图,回答8~9题。

8. 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

A. 甲―冻融作用 乙一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一水蚀作用

B. 甲一过度放牧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冻融作用

C. 甲―冻融作用 乙―水蚀作用 丙一盐碱化 丁一过度樵采

D. 甲―风蚀作用 乙一盐碱化 丙―过度垦殖 丁―水蚀作用

9. 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降水由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 )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②③

读2011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10~11题。

10. 为监控焚烧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RS C. GIS D. GPRS

11. 2011年6 月 11日,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可能是( )

A. 闽 B. 赣 C. 吉 D. 豫

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南地区等日照时数线图

材料二 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稻米、麦类、薯类。川酒如同川菜,是四川靓丽的一张名片。川酒制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四川目前已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图示阴影区域)发展战略。水是白酒的血液,(酒)曲是酒的骨头,粮食则责无旁贷成为酒的肉体。

(1)昆明有“春城”之美誉。请你从地理角度解释昆明为什么被誉为“春城”。

(2)据图简述昆明和成都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四川省打造“白酒金三角”,发展酿酒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什么?

13. 读我国某区域图,甲地区是我国优质西瓜生产基地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压砂栽培技术,是指在山麓斜坡上10~15厘米厚的片状砂砾进行西瓜栽培。被称为是石头缝里“蹦”出的硒砂瓜,创造了世界奇迹。早在20世纪初,甲地区农民就利用大山的石头沙砾,开始了这种特色种瓜模式。

材料二 下图为压砂瓜栽培景观图

(1)阐释山麓斜坡砂砾地貌的形成过程。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地区采用这种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原因及作用。

上一篇:专练二十四 完成句子 下一篇:吴越:爱情是非存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