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校语文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8-19 06:19:25

关于技校语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当前国内的各技校普遍实施一年制教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的课时,随着技校生的语文水平显示,语文课不但不能轻视,而且必须要强化,并且还要提高教学效果,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技校语文教学发挥学生的品质,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人格力量。这样不仅能够让人格充盈、圆润,而且在作文的创新教学中,还应开放教学,不仅需要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心灵”。技校学生正处于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情感比较丰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向往比较热烈。在这个时候,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书写自己的想法与心情。

二、语文教学应倡导合作探究教学

技校语文教学环境相对宽松,升学压力不重,其本身的特点也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条件,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等是技校学生迫切需要的,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合作意识、素质较高并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众多职业学校深化教改所要实现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合作学习机制,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尝试语文教学生活化

生活即课程,语文的外延性与生活的外延同样都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能从课本中走出来,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技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择业,学习语文还可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工作,教会学生融入社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内,又带着更好的技能、方法走向课外,再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趣味十足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置身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语文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生活化语文教学尝试,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获取语文素材,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内,课堂上大胆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更科学完善。

四、语文教学要适应实用化的发展需要

语文课堂是教学主阵地。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大部分是在课内获得的,但课内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各种能力,走出校门可以利用校内学到的知识继续学习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时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兼顾书写能力的培养

技校学生要突出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传统的语文强调写规范汉字和书法技巧,电脑出现后,人们对此已不再重视。笔者曾要求学生写一封求职信,文章错别字连篇,字迹又极难看,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被任用。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认真教给学生写字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各种笔画结构和书写方法。把字写好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所以,写字教学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笔者利用大学时所学的书法知识,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为学生讲解钢笔字书写技巧,使学生书写水平得到提高。

2.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听说能力,为就业“保驾护航”

技校生毕业后大多自谋职业,学好语文可使他们更好地交流、交际,特别是能说会写的毕业生普遍容易找到工作。笔者的一个学生到太平保险面试,介绍自己姓名时面红耳赤、汗流满面,口头语言表达不流畅,态度不自然,难以将自己的特点、长处恰到好处地介绍给用人单位,当场就遭到了用人单位的拒绝。有的学生在面试时说话结结巴巴,细如蚊呐;更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但由于平时缺乏听说训练,在招聘者面前也很木讷,过不了面试关。因此,听、说、写能力关系到求职的成败。

从职业岗位能力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对技校生在语文能力上的要求,主要是较强的听说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在现代社会,言语活动越来越简化和迅捷,当代科技的高度发展,手机的普及,使口耳相传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因而聆听比阅读具有更广泛的信息对象。如果一个人的听话能力差,他就不能正确领会对方的说话意图,影响面试成功率,同时影响他吸收相关知识。因此,如何从他人的口头言语中获取信息,应成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在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如何在交流中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都与口头表达有关。所以,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多创造说话的机会外,更应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训练。笔者认为,首先要进行普通话训练,使学生能够摆脱方言影响,说出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其次,主要学习怎么说,即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图,其中涉及到声音的表达技巧、说的心理素质和思维素质,以及态势和一般技巧等。另外,可设置口语训练课,或设置口语训练专讲,为学生创造当众说话、表达的机会,从心理上、思维上、艺术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训练。

3.突出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成和发展,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技校学生作为专业技术人才,所在单位都要求其具备写作能力。所以,教师要突出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是,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需要写应用文时,可以查工具书或模仿别人的文章即可,或者上网复制、粘贴。但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训练和培养,就不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照抄会闹出笑话。虽然应用文有固定的格式,但不是掌握了格式就能写好应用文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广留时空余地,用教师的主动带出学生的互动,认真训练学生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内容及用语等。同时,还要灵活补充教材中没有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又高的其他实用应用文,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以及地方特色需要,调整应用文教学的内容,补充教材以外的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应用文。以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应补充人土风情介绍、欢迎词和导游词等的写作。

五、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清醒地看到,技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且普遍具有“厌学”情绪。因此,在技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个性、兴趣和爱好,以及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同时,积极推广、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光盘、投影仪、电脑课件等,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活泼和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讲授《拿来主义》和《项链》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思考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六、结语

总之,技校语文教学的改革应朝着现代化、生活化、合作化、人性化等方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有用的技术型人才,达到知道思想的更新的目的。语文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地投身创新教育,大胆尝试,用于改革创新,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

上一篇:当代语文教学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 下一篇: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