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非语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19 06:08:52

注重非语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的总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运用丰富的表情、优雅的动作、得体的姿态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数学;非语因素;艺术;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10-01

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的总和。也有人把非语言因素称为体态语或体势语言。教学非语言因素是相对于语言教学而言的。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艺术是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非语言因素传达的信息占人的信息交流的60%以上。教学是师生信息交流活动,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运用非语言艺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展示非语言评价的魅力,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充满和谐的教学过程,可以进一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增进情感交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形成自觉投入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定全部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与学生的交流,有些时机不太适宜运用语言来表达教师的意向,可以通过非语言行为进行表达,以适当的面部表情和一定的体态,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肯定的点头,希望、鼓励的眼神与目光,赞扬的动作,心领神会的笑容,进一步提高情感的感染力,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例如,我在开展"约数与倍数"内容教学之后,开展了联想拓展训练。教师表述一句话内容,学生通过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将这句话的内容复制出来。我说:"36能被6整除。"一个学生回答说:"36是6的倍数。"这时,我对他赞许地点头,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对他的回答做出了反馈,认为非常满意,还进行了启示:"还有哪些表达方式?"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又想出了一种表达方法:"6是36的约数",我又给他一个微笑,师生之间进行了情感上的交流,虽然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说一句话,但是通过非语言因素,学生已经完全读懂了老师的意思。

2.恰当运用非语言感染,提升教学语言讲授的魅力

非语言因素一般不能单独构成意义表达,教学非语言因素伴随辅助于教学语言,语言艺术在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下可以收到"言语不多道理深"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具体形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经历从感性直觉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机地把表情、动作、姿态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位教师上《年、月、日》的教学片断纪实:师:怎样才能记住大、小月呢?你能想出好办法吗?(评析:激励的表情、姿态与巧妙的设问有机结合。)师:大家观察,7前面的大月都是什么数(单数)?而7后面的大月都是什么数(双数)?我们就说7前单月大,7后双月大。(评析:在教鞭动作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展开,获得科学记忆大、小月的一种方法。)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大、小月呢?同学们看课本第65页,握起左拳头,像图中那样,在左拳头上从一月数到七月,再从八月数到十二月,拳头凸起来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2月外)表示小月。我找个小朋友带大家数。

评析:教师的动作示范,引导观察,再辅以教学语言,又让学生学会科学记忆大、小月的另一种方法。)数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表达是在真实自然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的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思考数学问题,透彻领悟数学知识。如《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中底面周长和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的关系是学习中的难点,为突破难点,课前师生都准备一张较厚的长方形纸板:长15厘米,宽10厘米。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做以下动作(操作):(1)把这一纸板卷成一个高10厘米的圆筒,把它握在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指在圆筒底划圈。

3.适时运用非语言因素,促进内在认知的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言语内化为认识工具,就比以前更能以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的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盲语活动,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伴随的一种不出声的言语。

内在认知的形成是学生头脑里认知同化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内化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恰当地运用非语言因素给学生以适时的暗示、启发,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纳入合乎逻辑的轨道。近代国内外小学采用"无声教授法"。把例题教学编成"小步子"的程序,利用电化教学媒体,教师从学生的思维反馈信息中及时地运用动作、表情、姿势等非语言手段,让小学生参与和暴露思维过程",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这种无声的非语言教学艺术吸引了全班学生,他们个个聚精会神,引颈而望,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许多教师皆称赞"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特色。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运用非语言艺术,并遵循"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的教学方法,使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实现完美的结合,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内驱动力,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并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上一篇:试论高中音乐教学的过去与未来 下一篇:远教助俺烧旺“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