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常规避孕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19 03:52:11

56例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常规避孕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对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口服避孕,观察其避孕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接诊的56例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给予米非司酮25mg每周1次口服,观察其避孕效果、对月经模式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6例研究对象,顺利完成观察49例,无一例妊娠,月经无明显变化,其中3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乳胀,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作为常规避孕药,效果好、副作用小。

关键词:米非司酮口服避孕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在受体水平与孕激素相互竞争而发挥其抗孕激素作用[1]。自20世纪80年代初米非司酮问世以来,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抗早孕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运用,成为一种安全高效、简便易行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使用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卵巢雌激素分泌,抑制黄体生成激素(LH)峰从而抑制排卵;排卵后(LH+2天)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功能;黄体中、晚期米非司酮可以使子宫内膜退行姓变和脱落[2]。为解决居高不下的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拮抗激素米非司酮由于其对从卵泡发育至着床等等多个环节的有效作用使其成为避孕的有效药物。

常规避孕方法是应用米非司酮在卵泡期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在黄体期可以延迟子宫内膜的发育,干扰孕卵着床,溶解黄体,诱发月经来潮这一药用特点[3]。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56例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给予米非司酮25mg每周1次口服,观察其避孕效果及对月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作为常规避孕药,效果好、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接诊的56例要求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年龄20~39岁,月经周期规律25~35天,经期3~7天。均符合一下标准:(1)以往月经规律(21-42天);(2)无使用米非司酮禁忌症;(3)近3个月内使用激素类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4)无烟酒嗜好;(5)同意按时随访。

1.2方法

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体重、月经周期、经期病史,并常规进行查体。自月经第2~3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25mg,此后每周口服1次米非司酮25mg。以4周为一个研究周期,连续观察6个周期。记录服药、不良反应、月经周期及经期的变化情况。

2结果

56例研究对象,完成观察49例,其中4例由于一些原因失访,3例中间漏服药物,而未统计。

2.1避孕效果在完成随访的49例妇女,共计294个周期中,无一例妊娠。

2.2月经变化

在98例妇女1~6个周期中,月经周期天数无明显变化,见下图:

2.3副作用

2.3.1米非司酮的主要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下腹痛、腰酸、头痛、头晕、乳腺胀痛等,程度均较轻,能耐受,无需特殊处理。其中3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乳胀。无呕吐、乏力、头晕、头痛、下腹痛及腹泻的不良反应发生。

2.3.2服用米非司酮后5天内有阴道点滴出血者,1~6个周期中平均出血均少于2天。

3讨论

我国与1992年正式生产米非司酮,在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激素抗早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并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4]。其避孕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发育、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干扰孕卵着床等多种途径实现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其用于紧急避孕,效果好、副作用小,尤其适用于40岁以上的要求紧急避孕的妇女。但其用于常规避孕的报道有限,且取得良好效果的合适剂量尚在研究探索中[5]。

本次研究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常规避孕药,服用后副反应轻微,服用者均能够耐受,绝大多数育龄妇女服用后都没有发生任何副反应,本临床结果也提示,米非司酮对于服用者的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服用药物的计量较小,阴道出血率和出血的时间有所下降,且月经准时来潮率也较高。所以。本研究结果总结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能是一种高效、安全、简便的避孕方法。但仍需增加研究数量及临床观察时间,从而进一步观察其避孕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程利男.米非司酮用于常规避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65-66.

[2]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4.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61.

[4] Godfrey EM,Mawson JT,Stanwood NL,et al.Low-dose mifepristone for contraception:a weekly versus planned postcoital randomized pilot study[J].Contraception,2004,70:41-46.

[5] Spitz IM.Proge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s[J].Curr Opin Investig Drugs,2006,7:882-890.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规范化管理 下一篇:爱保疗(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