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调养五大原则

时间:2022-08-19 02:24:56

春季饮食调养五大原则

《黄帝内经》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是万物生长、万象更新的季节。人应适应季节,调养生气,使机体与外界统一起来,谓之“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在气候由寒转暖的春天,人们饮食生活的安排须顺应阴退阳长的“天时”,注意以下“五项基本原则”。对老年人来说,春天更应注意饮食调养,方能保证健康长寿。

1.高热量高蛋白原则早春时节,气候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在春季日常饮食中,除了谷类制品外,应选用糯米制品、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在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力的功能。但是,春季不可过食大热、大辛之品,如羊肉、狗肉、参、茸、附子等,以免耗气伤阴。

2. 抗病毒原则春季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大量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春天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而能够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小白菜、油菜、辣椒、菠菜、番茄、青菜、土豆等新鲜蔬菜和柑橘、红枣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南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绒毛及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青色卷心菜、花菜、芝麻等,富含维生素E,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春笋富含维生素,具有滋阴凉血、清热化痰、利尿通便的作用,常吃可清除体内毒素。菌菇类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冬菇等不仅味道鲜美,所含蛋白质也较高。黑木耳有滋养、益胃、活血、润燥的作用,是良好的养生佳品,还可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等;香菇可产生对感冒病毒的免疫作用;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抵抗绿脓杆菌的侵袭。总之,菌菇类是春天里的天然保健营养品。

3. 养肝为先原则第一,以脏补脏,鸡肝为佳。鸡肝味甘而温,具有补血养肝的作用,它较之其他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强,且可温胃。具体吃法为: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 g,同煮为粥服食。适合用于治疗老年人肝血不足,饮食不佳,眼睛干涩或流泪等病症。此外,老年人肢体麻木者,亦可用鸡肝5只、天麻20 g,同蒸服,每日食用一次,服用半月,便可见效。第二,补肝血,食鸭血。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取鸭血100 g,鲫鱼100 g,白米100 g煮粥服食,具有养肝血的作用,辅治贫血。同时,也是肝病患者保肝食品之一。第三,舒肝养血,菠菜为佳蔬。菠菜,为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疗常有良效。

4. 少酸增甘原则古代养生名著《摄生消息论》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肝,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系肝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多吃点甜食,则能加强脾的功能,以助抗御肝气受侵犯的能力。相反,春季如果食酸过甚,则易伤脾。因为,多食酸味,酸味入肝,会加强肝气的偏亢。因而,春季的饮食应“减酸益甘”,少食酸味食物。所以,宜多食些甜味的食物。如红糖、白糖,有补中养脾的作用。就蔬菜看,宜常吃带甜味的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等。辛甘之品如洋葱、芹菜、韭菜等皆宜多吃些。

5. 清平为主原则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最易使人患感冒。由于外感风寒,可使人复发旧病,也可诱发新病。所以,中医学认为,春季的进补应以轻松疏散之品为宜,而厚味、滋腻之品则为所忌。在这个季节里,宜选用既有丰富营养又有发散作用的食物与药物,起到既养生又预防的作用。一般的人,特别是身体虚弱的人,更要注意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现代医学认为,平补的饮食非常适合健康人或患者食用。其实,适合用于平补饮食的食物是很多的。例如:小麦、荞麦、薏米、玉米等谷类;豆浆、豆腐、赤豆、扁豆等豆类;橘子、金橘等果类。有条件的可选吃芝麻、蜂蜜、山药、核桃、大枣、莲子、蘑菇、银耳以及各种海产品、蛋类等。这些食品的性质,以甘平为主,不寒不热,不腻不燥,是性平和缓的补品,适合普通人或慢性病患者长期选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而且长期进行食补,也不会出现补之不当的偏差。对于阳虚、阴虚、血虚、气虚的患者来说,对症食用,会取得明显的效果。所谓清补的饮食,是指性凉的食物,如甘蔗汁、荠菜、干品百合、螺、鸭肉、苦瓜、紫菜、海带、海蜇、绿豆等。一方面,食用这些清补的食物,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适用于身体虚弱、胃弱、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也就是所谓不受补的人;另一方面,这类补品还具有一定的清热作用,适用于阴虚不足,或气阴二虚,兼有口干舌燥、体质消瘦、怕热烦躁、低热不除的患者。对于一般的肢冷畏寒、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并兼有阳虚迹象的患者忌食用。

上一篇:不同人群饮食宜忌(一) 下一篇:夏食消暑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