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对策

时间:2022-08-19 01:27:08

岳西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对策

为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应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从而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也是建设现代畜牧业、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1-4]。当前,岳西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仍然存在规模养殖比重较低的问题,仅达31.5%,与该县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生猪规模养殖比重,逐步形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新格局。现就提高岳西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的对策作一探讨。

1加强猪场建设,推荐生猪规模养殖

1.1注重场址选择

一是场地应地势高燥、平坦,在丘陵山地建场应尽量选择坐北朝南的阳坡。二是水电充足,交通便利,水质好,应当满足就地处理和消纳粪污的要求。三是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应节约用地,少占用耕地。四是场址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村镇外居民区的下风向处。五是满足动物防疫合格要求。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 m以上;动物饲养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 m;与动物屠宰加工场所、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的距离在500 m以上;距离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500 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 000 m以上;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 000 m以上。

1.2加强猪场建设,场内布局合理

一是较大规模猪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管理区应选择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全场地势最低处,并保持50~100 m的卫生间距。二是场内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建筑布局紧凑,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三是场内清洁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交叉。四是各类猪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断奶仔猪舍、生长舍、育肥舍。五是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排污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向偏东、西30°以内为宜;相邻2个猪舍纵墙间距控制在7~12 m为宜,相邻2个猪舍端墙间距以不少于15 m为宜。

1.3加强猪场防疫与管理

一是建立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防疫免疫程序。二是养殖场从业人员无人畜共患传染病。三是规范档案和生产记录,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情况等,记录资料应保存2年以上。四是养殖场应采取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其品种应大体一致,外购猪种由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五是猪场符合动物卫生条件,申请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仔猪、育肥猪销售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病死猪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六是按规定报告动物标识与生产防疫信息。

1.4加大粪污处理工程建设

一是养殖场雨污分流系统改造,雨水为明沟(30~40 cm)收集排放,污水为暗沟(25~30 cm)加盖板。二是兴建厌氧发酵池。容积10~45 m3,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设有进料口和溢流口、出气口等装置,外形为圆柱形。三是兴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面积50~80 m2,通过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够进一步降解有机物,降低化学需氧量及脱氮除磷,确保沼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合理选配水生、半水生及湿生植物,建造生态景观,美化生活环境。四是兴建氧化塘。面积2 000~5 333 m2,主要为水塘的清淤以及部分护坡。

1.5加大宣传,积极联合促进“336”生猪循环养殖的发展

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和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336”生猪循环养殖,该模式是指以“自繁自养”为主,户均饲养30头能繁母猪,配套建设30 m3沼气池,年可饲养商品猪2批,每批150~200头。该模式投资小,易于一家一户养殖,易于调控养殖小环境,易于防控动物疫病,易于提高良种化程度,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县畜牧兽医局和各畜牧兽医站指导员深入养殖户指导生产。在沼气建设方面,县农委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能源办优先解决生猪规模养殖场(户)沼气建设的问题,促进“336”生猪循环养殖的发展。引导普通养猪户存栏母猪12~30头、肥猪年出栏数200~500头、建设沼气池30~50 m3。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液种植蔬菜,从而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2大力发展草畜家畜,提高草畜家畜规模养殖比重

2.1岳西县草场基本情况

全县山场总面积1 840 km2,可牧山场12.67万hm2,其中20 hm2以上成片草场4.38万hm2。该县的可牧山场属华南高丛草场,多分布在海拔500 m左右的丘陵地区,坡度在30°左右。可供采食的牧草有78种,其中禾本科38种,占48.7%,以芭茅草、白茅草、黄背草、青香茅为主;豆科牧草9种,占11.5%,以胡枝子、铁扫帚、鸡眼草为多。其他科牧草31种,占39.7%,以蒿类、蕨类居多。经全省牧草资源调查测算,载畜量为0.6个黄牛单位/hm2。改良后的草山载畜量为1.5个黄牛单位/hm2。而人工种植牧草的鲜草产量为75~150 t/hm2,载畜量已达9个黄牛单位/hm2。到2011年末,全县已累计改良草原3 330 hm2,人工草场880 hm2。总之,该县草场资源丰富,发展草畜家畜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2.2建立南江黄羊扩繁场,大力发展山羊业

2002年,岳西县实施养殖业工程引进了南江黄羊,通过近10年的驯化,已适应该县的气候条件,数百只纯种南江黄羊分散在全县各地,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建立南江黄羊扩繁场已迫在眉睫。建议政府可采取适当扶持的办法,优先在一些山羊养殖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有选择的重点培养2~5户养殖大户,建立南江黄羊扩繁场。以基地带农户,培育山羊养殖大户,进行辐射示范推动。

2.3实施好大别山黄牛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大别山黄牛,因生长在大别山区而得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养牛习惯,自繁自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当地农户的人工选择,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的外貌特征、基因纯合度高、遗传稳定、具有一定数量、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优良的繁殖性能的地方种群。为了保护大别山黄牛的种质资源,防止大别山黄牛的优良基因丢失,岳西县畜牧兽医局在岳西县温泉镇龙井与桃岭2个村交界的天堂尖,租用草山153.33 hm2,新建大别山黄牛养殖场,一方面为了探索天然草山改良养牛的模式,另一方面是为了保存部分大别山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安徽省地方畜禽良种资源。该场选择20头公牛和100头母牛组建核心群,实行群体繁育,以稳定遗传性状和加速基因纯合。在此基础上扩大种群数量,提高保种能力,另外积极开展大别山黄牛的杂交利用,引进利木赞、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冻精细管,对周边农户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通过该项目实施,促进大别山黄牛发展。

3参考文献

[1] 霍本齐.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3):15.

[2] 程文超.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的环境控制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11(11):6-7.

[3] 李青修.规模化养殖场传染病防制的综合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1(5):14-15.

[4] 吴国琼.弥勒县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0(11):186-188.

上一篇:仔猪腹泻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下一篇:猪气喘病的诊治及综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