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焕发活力

时间:2022-08-19 12:37:03

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焕发活力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实验小学)

摘 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较多,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聚焦于此主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认为可从精炼教学内容、围绕学生需求、创设教学情景、开展教学互动、开展因材施教和异质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这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自主合作

当前阶段,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广泛开展,研究者多聚焦于应用原则、应用策略的探讨,但专门关注小学语文学科的研究并不多,且现有研究中亦出现了内涵认识模糊、应用效率低等问题。笔者聚焦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尝试探讨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内容精简,围绕学生

微课,究其内涵,实际上就是教师基于某一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特征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要目标,是一种优质的在线资源。一方面,微课一定要内容精炼简洁。所谓的精炼简洁,主要指知识点的精炼,其内容无需长篇大论,而是旨在用高度浓缩的、条理清晰的语言结构将知识点阐述出来。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尤为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R量,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作教学视频,开展教学活动。

本部分以《奇怪的大石头》为例,进行简要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对年幼的李四光探究大石头由来的讲述,阐释其勤于思考的精神。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两个环节着手,做到了“精炼简洁”和“了解学生”。笔者首先充分进行了学情分析,在此前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此类文章有所接触,但并不深,因此,笔者设计了有趣的教学开场方式,即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较为简短的李四光简介。第二环节,笔者结合本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制作了教学视频,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做到了开场简洁、收尾迅速、时间短,有效吻合了“精炼简洁”的要求。

二、创设情景,开展互动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抽象事物的认知相对困难,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语文微课教学,必须创设一定情景,以吻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吸引其学习兴趣,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情景的创设,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从网络或其他渠道寻求教学资源,共同融入教学视频中。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借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基于此调整教学策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微课教学效果。

本部分以《观潮》为例,进行简要说明。这篇课文,通过教师语言讲解,很难呈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笔者从网络上寻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情景,融入教学视频中,结果显示,这种情景的创设,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学视频播放完毕后,笔者结合课文,请学生谈了学习感受,基于此,笔者分析了此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并将其汲取到了后期教学中。

三、因材施教,异质教学

因材施教是长期以来被倡导和认同的教学原则,其在教学中卓有成效;异质教学,则是基于学生不同学习水平开展的差异性教学,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微课教学需要结合两者,以提升教学效果。具体来讲,因材施教需要从了解学生“闪光点”开始,在明晰其长处和优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旨在进行重点培养,重点促进。异质教学,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知识点呈现形式或不同知识点难易梯度来进行差异化教学,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要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本部分以《落花生》为例,进行简要说明。本课要求学生在掌握生字和“居然”句式的基础上,理解父亲话语的含义,即做人与花生品格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学设计环节事先了解了学生已经掌握的词汇,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但仍旧有学生未能有效掌握。基于此,笔者在同一个教学视频中设计了两段作业内容,以满足不同知识储备水平学生的差异。并且,笔者发现有些字词掌握欠佳的学生,在图片认知方面有着较强能力,因此,笔者还采用了甲骨文变迁的形式,用教学视频形式讲述了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字词,整个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就微课而言,其知识点就是“鱼”,其目的就是“渔”,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对微课的进一步升华,更是教学效果的有效保证。具体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采用教学导入阶段设置疑问、教学结尾阶段推荐资料的方式;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选取适时机遇,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教学问题。

本部分以《我最好的老师》为例,进行简要说明。笔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培养和践行。一方面,笔者在教学视频的导入环节抛出了“什么样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这一问题,旨在通过教学,可以详细阐释怀特森先生的优秀教师形象,这种策略有效吸引了学生兴趣;另一方面,笔者在教学结束时为学生推荐了《优秀教师事迹选集》等书,旨在培养学生对优秀教师的进一步认知。另外,笔者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了怀特森先生的品质,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整个教学获得了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微课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需要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多个方面采取举措。另外,学校要加大对微课教学的支持力度,从教学设备、教学激励措施、教学培训等方面加以鼓励。

参考文献:

[1]沈素泉.小学语文微课,敢问路在何方[J].新教育,2014(20):7-8.

[2]席丽娟.浅论小学语文微课的设计与实施[J].教师,2016(24):82.

上一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探... 下一篇:浅谈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