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相关性及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19 11:22:53

细胞因子相关性及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51-0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皮肤病,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组织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1984年全国银屑病科研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患病率约为0.123%,发病率约为0.1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银屑病病程不定, 往往是慢性缓解与恶化交替出现。目前银屑病发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而免疫因素已被证明在疾病发生和病理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干扰素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关,应用干扰素能诱发加重银屑病、也能治疗银屑病[1-4]。

1研究目的

1.1设计目的:获得IFN-r、IL-10和IL-17三种细胞因子在银屑病中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分析结果、相互信号通路-NF-KB信号途径、相互作用于银屑病的总信号途径-STAT3信号途径,为银屑病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并为银屑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2本课题设计从IL-10、IL-17和IFN-r三种细胞因子及STAT3和NF-KB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变化,及IL-10、IL-17和IFN-r相关性的研究,分析STAT3和NF-KB信号通路,揭示银屑病的可能发病机制,为银屑病的发病机理提供参考,为开发相应的IL-10、IL-17和IFN-r抑制剂,STAT3和NF-KB信号阻断剂用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临床资料:截取我院就诊的150例行分组比较研究。根据标本采集不同,将实验分为表皮及外周血两个类别。表皮组织类别90例:健康人表皮对照组3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组30例;银屑病患者未受累表皮组30例。外周血类别:健康人对照组30例;银屑病患者组30例。

2.2标本采集中:表皮组织:分别取健康人正常表皮组织,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组织和银屑病患者为受累表皮组织;外周血:空腹采集各组静脉血。

3.3干预方法:对150例入选对象行免疫组化、ELISA、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IFN-r、IL-10和IL-17、STAT3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

2.3.1IL-8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其mRNA水平:取10μl 细胞悬液涂片,晾干,4 %多聚甲醛固定,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原位杂交操作。DAB 显色试剂盒显色,苏木素复染。以上所有溶液均以焦碳酸乙酯(DEPC) 处理水配制。各组均设阴性对照玻片,免去探针,免去地高辛抗体。于光学显微镜下计数500个细胞,以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率表示结果。

2.4.2NF-KB通过免疫组化和ELISA法检测其表达,并计算其活化细胞百分率:10μl 细胞悬液涂片,晾干,固定,用Pict ure 两步法(美国Zymed公司) 进行NF2κB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抗为兔抗NF2κB p65 亚单位多克隆抗体(1 ∶200, 美国Santa Cruz 公司),二抗及其复合物为试剂盒配套。按说明书进行操作。DAB 显色试剂盒显色。苏木素复染。各组均设阴形对照试验:用正常兔血清代替一抗。阳性细胞为胞核及胞浆均为黄色,胞核着色明显。阴性细胞仅胞浆染色,胞核不着色。每张细胞涂片镜下计数500 个细胞,计算胞核阳性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

3分析IFN-r、IL-8、IL-10和IL-17之间相互作用的信号通路,即NF-KB信号途径

3.1统计方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IFN-r、IL-10和IL-17三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IFN-r、IL-10和IL-17三者相互作用于银屑病的总信号途径-STAT3信号途径。

4研究结果及结论

4.1研究结果

4.1.1表皮组织中IFN-r、IL-10和IL-17mRNA表达差异情况:IFN-r:F=28.13,p

外周血中IFN-r、IL-10和IL-17表达差异情况行统计分析提示,p均小于0.05,存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外周血中IFN-r、IL-10和IL-17表达差异情况(x±s)分组例数IFN-rIL-10IL-17健康组5017.30±6.0419.11±6.3248.51±21.11银屑病组5020.77±9.1137.91±9.11165.48±51.894.2研究结论

4.2.1银屑病涉及的免疫机制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靶部位的浸润进而产生一系列特定的细胞因子, 诱导表皮细胞增生及活化角质细胞。并可刺激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释放细胞因子, 反过来增加T细胞的活性状态。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最终形成了银屑病皮损,导致银屑病。细胞因子是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中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可溶性分泌性蛋白质,它可调节和决定免疫应答的性质,涉及免疫和炎症的每一个环节。笔者认为T淋巴细胞主要通过Th1细胞及其活化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2,IFN-r和TNF-a等)参与的细胞免疫,对银屑病的发病与持续起促进作用;与Th2细胞及其活化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4, IL-5, IL-10等)参与的体液免疫,起着与Th1细胞相反的作用,即拮抗或抗炎的作用参与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理。现发现,白细胞介素-8 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5}。此外, IL-8还有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促血管形成等方面的作用。目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如维生素D3 及其类似物如钙泊三醇(calcipotriol), 其作用机理除了促使表皮细胞增殖分化正常化外, 还可下调IL-8 及上调IL-10[6]。

研究发现,干扰素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关,应用干扰素能诱发加重银屑病、也能治疗银屑病。IFN-r由活化的Th1细胞产生,IFN-r可能是银屑病发病最重要的启动因子。在高度炎症增生的银屑病损伤部位, 可在表皮的炎症浸润细胞中发现产生IFN-r的细胞, 提取物中也有IFN-r表达。而IFN-r阳性细胞附近的角质细胞表面表达HLA-DR 分子。认为HLA-DR (+)角质细胞是由于银屑病皮损中活化T 细胞释放的IFN-r引起的, IFN-r诱导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已经在银屑病的角质细胞中克隆了IFN-r基因, 发现其能诱导其他免疫分子的表达。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在IFN-r、TNF-a的刺激下, 可取得协同作用诱导IL-8 的产生。而白细胞介素-8是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 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IL-8 与银屑病皮损的中性粒细胞浸润、Munro微脓疡等特征性变化的形成有关。此外, IL-8还有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促血管形成等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IFN-r、IL-10和IL-17三者在银屑病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通过STAT3信号途径和NF-KB信号途径调控KC细胞,导致银屑病。(文章出自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玲娟主持课题《细胞因子在银屑病作用途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庆利,吴鹏举.干扰素与银屑病.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2,18 (6):327-329

[2]秦建中,王光超.银屑病患者的细胞因子异常.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2,18(5):257-260

[3]徐子刚,张建忠.1UVB 和UVA 照射对人们培养角朊细胞生成白介素-10的调节.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3):186

[4]刘训荃,靳培英.细胞因子与皮肤病治疗.国外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20 (2):83-85

[5]Pietrzak A, Koziol-Montewka M, Lecewicz-To run B,et al.Is there an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tal numberof neutrophils in plasma and concentration of interleukin-8 in psoriatic patients [J].Med Sci-Monit,2000,6(5):867-870

[6]Kang S, Yi S, Griffith s CEM, et al.Calcipotriene-induced improvement in psoriasi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interleukin-8 and increased interleukin-10 levels with in lesions [J].Br J Dermato l, 1998, 138(1):77-83

上一篇:16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下一篇: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围麻醉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