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能力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

时间:2022-08-19 10:27:40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飞速加快,物质上又越来越丰富,这一切让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要求都能够得到即时满足。虽然满足要求很便捷,但有时候却会损害孩子们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

事实上,目前研究表明,今天的幼儿,在自我控制能力上远远不如上一代。有研究人员重复了20世纪40年代的自我控制实验,实验者让孩子做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比较困难的事情,比方说静止站立。40年代的实验里,3岁的孩子做不到,这可以理解;5岁的孩子可以站几分钟;而7岁的孩子,基本可以做到要求站多久就多久。2001年的重复实验显示:5岁的孩子就像40年代3岁的孩子一样,而7岁的孩子,表现仅仅达到40年代的5岁孩子的水平。

那么,我们究竟可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呢?

延迟满足

——让孩子等一等

现代生活的快捷和便利,往往让父母能够即刻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即刻满足孩子的需要,会逐渐让孩子产生欲求过分。欲求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欲求的对象过分。刚吃过一块蛋糕还想再吃一块;刚买过一个玩具,还想再买一个。二是欲求的时间过分。不管什么需求,一旦产生必须马上满足。比如看见商店橱窗里有趣的玩具,立即要买,即使爸爸、妈妈答应下次来一定买,都会哭闹不已。

原因在父母身上

孩子产生欲求过分的问题,表面上看原因似乎在孩子身上,实际上根子还是在家长。是家长有求必应的行为滋长了孩子的这种习惯和心态,使孩子不能对欲望适当自我控制,没有耐心,不能学会等待。

对孩子要有信心

对孩子的有些要求,我们可以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耐心,学会等待和自制力。其实几乎每个父母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孩子要吃饭或者喝水,而饭和水还是烫的。怎么办?一部分家长会想办法让饭或者水尽快凉下来。有一个妈妈说,有一天吃粥,因为粥很烫,她就把一碗粥分成两碗,这样凉得快一点。不料,孩子就只愿意吃他专用的碗,对妈妈把他的粥分到别的碗里很不满,一定不吃别的碗里的粥。最后大人和孩子都不高兴。为什么不让孩子等一等呢?

我的故事

小宝喝粥

儿子小宝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他学习等一等。通常,我会把碗放到他前面,对他说:“你看,粥在冒热气,很烫。妈妈帮你吹一吹,凉了才可以吃。”如果孩子闹起来,非要马上吃,我就舀一勺粥,确定不会烫伤孩子,给他吃。他一吃,有点烫,就吐出来了。我就跟他说:“你看,妈妈说了,现在还有点烫。妈妈帮你吹凉了才可以吃。”他有过一两次这样被烫的感受,就知道还是等一等好。当然孩子还小,干坐着等很困难,我就给孩子找点事做,通常舀一点点粥,让孩子自己来吹凉。在使用延迟满足的方法时,我会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来分散注意力,这样孩子即刻满足的欲望就不那么强烈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等待,一点点地增强了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选择满足

——让孩子选一选

有些父母烦恼孩子玩玩具总是5分钟热度,家里玩具成堆却还是不停要求买玩具,不知道要买多少玩具才够。如果孩子要求,父母不买又不忍心:现在家里的条件也不错,不想让孩子失望。可实际上,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会妨碍孩子练习自我控制的能力。

部分满足&提前说好

当我们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还可以有选择地满足。让孩子在选择中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当孩子要求买玩具的那一天起,就要提前和他讲好规则:我们不能每次买很多,你一次只能挑一样。

我的故事

到底要买哪一个?

我们带孩子去水族馆玩,买礼品的商店是出口的必经之路。每次进去之前,我都会跟孩子们重新申明原则。有一次大宝看中了两样玩具,趁我不注意,他就拿着走向付钱的地方。我哪能让他得逞?我叫住他,帮他拿住玩具,问他:“你好好想一想,到底想要哪一个?你只能挑一个,不然我们一个都不买。”大宝想了想,最终选择了其中一样。

用语言和游戏引导——让孩子练一练

在恰当的情景下,对自制力做出定义,这样的语言引导有助孩子练习自制力。我们可以常常和孩子一起玩能够控制行为的游戏。比如,有一个游戏叫“请你跟我这样做”,还有“我们都是木头人”,这些游戏能够让孩子思考,控制自己的行为,哪些要做,哪些不要做。

当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比如画画,或者游戏,喜欢自言自语。我们不要去打断或者禁止。这样的自言自语,是孩子在用外部的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慢慢地,孩子会把这种外部的语言变成内部的语言,他们的控制力也会越来越好。

我的故事

最好的病人

有一次我带小宝去看医生。当医生把耳镜放到他耳朵里的时候,他不高兴了,有点不配合。医生把工具放在他手上,玩一会儿,然后让他把手指弯拢,握成一个圈,把工具放到圈里,轻轻转动,一边说:“我待会儿就是这样看耳朵,你不要乱动,你要是乱动,可能会把你剐伤。坐着别动,我很快就看好了,不疼。”小宝居然点了点头。然后医生又开始检查,小宝明显很紧张,肩膀和手臂都有点抖。我一边抱住他,一边鼓励他:“你现在这么坐着,一动不动,非常好。谢谢你坐得这么好。医生说你是今天最好的病人。”医生检查好的时候,小宝虽然含着泪,但是他提醒我们说:“我是最好的病人!”我当时心里真感动,也很惊讶。他为了当最好的病人,确实控制了自己的行为。所以,不要以为孩子小,给予一定的鼓励,他们也有相当自制力呢。而且,等下一次看医生,我稍一提醒,他马上想起这一次的成功经历,更加有助于他控制自我。

自制力对孩子来说,是一项非常难的任务,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尽量在生活里通过点滴,让孩子等一等,选一选,练一练,慢慢地学会控制自己。

上一篇:干燥天气食疗去火 下一篇:四种怪味食物最养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