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策略

时间:2022-08-19 09:30:31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与敏锐性的培养,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更加清晰,选取的方法更有针对性.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想让问题解决策略有充裕的渗透空间,就要善于以问题为启发,引导学生展开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究,最终实现对于知识的获取.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率更高,而且学生的收获更加丰富.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欲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地实施问题解决策略,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这部分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些趣味化或者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具体的问题融入到相应的情境或背景中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欲望更为浓厚.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背景冲突的问题情境,这类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学生积极地融入到问题的思考中,课堂教学的氛围非常融洽.

例如,在讲“钠的性质”时,教师可以灵活地利用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认知冲突创建问题情境.有的学生认为,钠置换出了铜,而有的学生认为,钠和水反应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验的验证发生了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将问题弄清楚后,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印象更为深刻,对知识的掌握也更为牢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透过将生活实践、化学故事、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和学生的已有认知发生冲突的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和新奇的故事中,发现蕴涵在情境中的化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于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从而让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效用得到发挥.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还应当加强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问题解决策略实践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知识教学中要融入更多有意义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对于很多现象与问题等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教师在知识教学的设计上要有更多灵活的思考与创新,不要简单地将知识呈现给学生,通过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实现对于知识的获取,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体验.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很多不同的展开形式,教师可以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与深化.

例如,在讲“浓硫酸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初中时所讲的稀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再给学生演示利用浓硫酸制取“黑面包”的过程,通过激烈刺激的实验现象和气体气味刺激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变黑了?为什么膨胀了?为什么会有刺激性气味?这些关于表面现象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思考.学生进一步追问:葡萄糖的分子结构是什么?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实现了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而且引出了本次课堂的核心知识点,从而让知识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

在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化学中实验课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少综合性较强的化学习题也是以实验为背景来展开的.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对于实验的现象有准确把握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很有意义.学生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某个实验过程时,往往会对于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等形成错误认知.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反思,不仅能够更正学生的错误观念,而且能够让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准确.这是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探究“铜和浓硝酸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铜和浓硝酸实验的反思,整理整个过程中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验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引导学生延伸固液不加热型实验装置,总结归纳收集气体的方法,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等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其他验证探究实验打下基础.这样的问题反思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类实验的学习体验,而且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策略,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欲望.教师还要加强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点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此外,培养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很重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正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的错误观念,并且保障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点有透彻的理解与掌握.

上一篇:深入科技腹地,推进纺织人才及新材料工程建设 下一篇:安徽华茂:做中国纺织行业“卓越能效管理”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