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公子”钱复

时间:2022-08-19 09:08:26

去年4月,钱复因为代表台湾出席博鳌论坛,再度成为的响亮名字。这位昔时和连战、陈履安、沈君山并称“四大公子”的才子型人物,打从1950年代起,就是抢占台湾报纸版面的明日之星。

钱复与同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帮带话给温总理――“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深化合作,开创未来”,获温总理十六字方针回礼――“面向未来,捐弃前嫌,密切合作,携手并进”。在温、钱各以古圣先贤的智言隽语互相期勉、彼此砥砺的同时,两岸似已柳暗花明。

世家出身

钱复字君复,生于1935年,浙江杭州人,曾任台湾“外交部长”、监察院长等职,政坛出道的时间比连战早了六七年。

钱家是书香世家,其父钱思亮,曾当过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台湾知名的科学家。连战当年踏入学术圈,到台湾大学任教,还是钱复父亲钱思亮当台大校长时礼聘的。

钱复向友人表示,他小时候其实是个很害羞的孩子,父母送他到私垫读书,他哭了足足一个礼拜才适应。可这个启蒙学习中哭闹不休的孩子却最终成长为经历大风大浪的外交要员。

蒋宋“舌人”

众所周知钱复以前是的英文秘书,但提拔钱复进入官场的其实是陈诚。有一回,钱复陪陈诚到博物院出席一外事活动,陈诚应邀以“副总统”身份致辞,在没有事前准备书面讲稿的情况下上台自由发挥讲了20分钟。而站在陈诚后侧的钱复,在没有做笔记的情况下在陈发言完毕后将其原话现场口译了出来。据说,钱复讲完译文刚好也花了20分钟,内容丝毫不差。

1965年,由于外交和接待外宾需要,身边亟需一位英文高手,陈诚便向推荐钱复。听说此君是钱思亮的儿子,颇感兴趣,交代夫人宋美龄某日在官邸陪同接见外宾时,由钱复在现场当传译。

头次担任的翻译任务,钱复直觉背后湿黏,直出冷汗。钱复坐在与外宾中间,宋美龄坐在旁边,态度雍容地微笑倾听。会谈结束后,钱复等外宾走出大门,即向与宋美龄鞠躬告辞。不过,钱复并未离开,而是轻手轻脚走到官邸门外,竖起耳朵听宋美龄和对话,依稀听见宋美龄以上海话告诉,这个年轻人英文程度不错。

外交职司

钱复真正进入政府团队,是在蒋经国被提名担任“行政院”院长后,于1972年5月出面组阁。在蒋经国力推“吹台青”政策之下,钱复“雀屏中选”,成为“位列朝班”的阁员――“行政院新闻局”局长。此前,钱复的职务除了是的英文秘书,还是“外交部北美司司长”,“北美司”是、宋美龄最重视的一个部门,毕竟当年美国是当局的“幕后老板”。把党政军里边最优秀的人才集中一块,专门“侍候”美国老大哥。

后来任“总统”的李登辉,与钱复同年进入蒋经国内阁,担任“政务委员”。而当钱复做了3年“部长级”官员“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后,连战才正式踏进政治圈,被蒋经国任命为驻萨尔瓦多共和国大使馆“大使”。同年,钱复奉调为“外交部”常务次长。早在李登辉、连战还没见过蒋宋之前好多年,钱复已经在他们近身随侍,参与党国机密了。

1978年12月,美国宣布将与中国关系正常化,断绝与台湾的“邦交”。这一事件不仅对蒋经国领导的台湾当局造成严重冲击,更严重考验了身为“外交部”常务次长的钱复的个人仕途。当以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为首的美国代表团抵达台湾时,钱复正是发言人。

维持台美间政府对政府的关系,是宋美龄“钦定”的最高“外交”战略目标,在这个最高战略指导原则之下,当1978年12月底美方代表团抵达松山机场,“奉天承运”的钱复,在欢迎词中宣读了一份严正声明,坚称国府与美国的新关系“只有在政府与政府间关系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

以钱复对美交涉多年的经验,他不难了解,台湾当局开出的这个条件可能已经逾越了华府的底线。果然,美方代表团团长克里斯托弗随即明确回应钱复:“我们将磋商使我们两国人民得以在非官方基础上,维持我们的文化、商业和其他关系的安排。”

钱复在这次考验中坚定沉着,表现博得激赏。1979年7月,蒋经国提升他出任“外交部政务次长”。

政坛长青

钱复历经了5位“总统”,堪称五朝元老。除了外交领域,他还担任过“国民大会”议长和“监察院”院长。钱复公职生涯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外交战线上的杰出表现。除了台美断交,他还历经了台湾退出联合国、八一七公报、军购等大事,在“国民大会”议长期间,也经历了“修改宪法”等重大事件。

可能早年做惯了大人物的机要及翻译人员,钱复在一切生活细节上都非常细腻。钱复有一本使用了30多年的曲线图,不过这本曲线图可是和股票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画的是高尔夫杆数曲线图。钱复告诉媒体记者说,因为他做任何事都要求绝对敬业,即使是打球也不例外,他要求自己记下每一场球和每一杆的得失。这种连打球都做笔记用作检讨学习的习惯,说明钱复行事风格一丝不苟。

如今钱复已走下政治舞台,无官一身轻,却又在两岸关系的领域里继续贡献精力智慧,不让“四大公子”的同侪连战先生专美于前。说钱复是长青公子宝刀未老,当之无愧。

(摘自《新华澳报》)

上一篇:让功避祸 第4期 下一篇:吴起,为何引发千年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