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阿苯达唑防治学生肠道寄生虫11年效果评价

时间:2022-08-19 08:06:55

复方阿苯达唑防治学生肠道寄生虫11年效果评价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53 R 179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6-0555-02

【关键词】 肠疾病,寄生虫性;阿苯达唑;治疗结果;学生

漳州市地处闽南地区,气候温和、潮湿,适合人体寄生虫繁殖。1989-1991年调查显示,人群寄生虫感染率达41.6%~81.8%[1],学生蛔虫感染率为32.8%。为加强漳州市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力度,切实控制肠道寄生虫感染,笔者于1995年开始在市区中小学生中开展复方阿苯达唑集体驱虫服药防治工作,每年1次。现将1995-2005的驱虫防治效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漳州市直大中小学21所(城区17所,郊区、农村4所)在校学生,其中大中专7所,中学8所,小学6所。

1.2 服药剂量与方法 普服复方阿苯达唑片,每次2片(每片含阿苯达唑0.067 g,双羟萘酸噻嘧啶0.25 g),由学生带回家晚上睡前口服。

1.3 虫卵检查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虫卵[2-3]。分别于1995年服药前,1998年、2001年、2005年服药后,检查粪便虫卵。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学生寄生虫卵检出情况 1995年开展复方阿苯达唑普服前,漳州市直学校学生蛔虫卵阳性率为28.60%,蛲虫为12.63%,鞭虫为7.62%,还检出吸虫类、绦虫类等12种其他寄生虫卵。1995年开始驱虫后,每年有规律性地进行1次大面积地普服复方阿苯达唑驱虫工作,1998与2001年2次抽查和2005年的普查结果显示,3种主要寄生虫卵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05年蛔虫卵阳性率为1.30%,蛲虫卵阳性率为0.59%,鞭虫卵阳性率为0.43%,与1995年普服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1。

2.2 不同学段学生寄生虫感染率比较 图1显示,小学生蛔虫卵感染率从1995年的38.39%降至2005年的2.68%,中学生从26.51%降至1.20%,大中专学生从20.00%降至0.27%。2005年与1995年蛔虫感染率大、中、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 127.18,3 398.29,3 271.24,P值均<0.01)。表明经过11 a的集体驱虫防治,漳州市大中小学生蛔虫等寄生虫感染率呈大幅度下降,已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感染率(3%以下)。从各年度不同学段学生蛔虫感染率比较,均为小学生感染率最高,其次为中学生,大中专学生最低(χ21995=584.60,χ22005=215.16,P值均<0.01)。

2.3 城市与郊区小学生寄生虫感染情况比较 1995年大规模集体驱虫前,检测市区小学生5 672名,蛔虫卵阳性率为27.63%,蛲虫9.73%,鞭虫5.75%;郊区农村小学生检测1 564名,蛔虫卵阳性率为77.43%,蛲虫为19.44%,鞭虫13.81%。2005年检测市区小学生6 934名,蛔虫卵阳性率为2.31%,蛲虫为0.33%,鞭虫为0.30%;检测郊区农村小学生1 711名,蛔虫卵阳性率为4.21%,蛲虫为0.82%,鞭虫为0.64%。2005年驱虫后市区与郊区小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蛔虫=18.98,χ2蛲虫=7.62,χ2鞭虫=4.30,P值均<0.05)。2005年与1995年比较,城市和农村小学生蛔虫卵、蛲虫卵、鞭虫卵阳性率χ2值为32.60~1 750.61,P值均<0.01。表明驱虫后,不管是城市或农村,小学生寄生虫感染率均有大幅度下降。

3 讨论

复方阿苯达唑对肠道线虫具有广谱高效、价格便宜、服用安全[4-5]等特点。调查结果显示,1995年驱虫前郊区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达到77.43%,远高于城区小学生的27.63%。经过11 a持续开展的防治工作,至2005年城区小学生蛔虫感染率降至2.31%,郊区农村小学生感染率降至4.21%,虽然农村仍高于城区,但均降至较低水平。表明漳州市推广大面积服用复方阿苯达唑防治肠道寄生虫感染,在城区和农村学生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不同学段学生蛔虫感染率比较显示,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最高,其次为中学生,最低为大中专学生,表明随着年龄增大,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积累越多,卫生习惯越好,肠道寄生虫感染机会越少。提示加强幼儿园、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是控制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4 参考文献

[1] 曾海勇,郭忠福,吴锦江,等.漳州地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中国共患病杂志,1993,9(5增刊):16-17.

[2] 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福建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学习班讲义,1988:9-22.

[3]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手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201-204.

[4] 梁志海,陈伯尧,刘恩,等.开平市中小学生服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肠道寄生虫效果观察.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7,10(2):126.

[5] 黄细霞,蔡文安,彭业恒,等.阿苯哒唑驱虫糖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疗效观察.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3):59.

(收稿日期:2007-10-09;修回日期:2008-01-26)

上一篇:某高校毕业生结核病普查情况分析 下一篇:淄博市35所幼儿园教学环境卫生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