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强化剂――常见的中草药 (之一)

时间:2022-08-19 07:14:18

性情强化剂――常见的中草药 (之一)

叶楸

为大戟科植物一叶蔌的嫩枝叶及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甘,温,有毒;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肾壮阳,涩精止带。主治阳痿、遗精、妇人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

一颗血

为豆科植物金雀花的全草。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壮阳,振茎起痿。主治肾虚阳痿、阴寒、淡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炖肉或炖猪腰子吃。

人参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微苦,温;入脾、肺、肾、心经。

性保健功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养心安神,益气回阳,起痿涩精。主治阳事不用、遗精、劳伤虚损、脱精、妇人带下,以及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克,大剂量10~3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实证、热证忌服。茯苓、马蔺为之使,恶溲疏、皂荚、黑豆、卤咸,反藜芦,动紫石英,忌铁器。

土瓜

为旋花科植物土瓜的块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平;入肝、脾经。

性保健功效:主治子宫虚冷、男士精寒、赤白带下、疝气、阴囊偏坠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20克;或生啖。外用:捣敷。

土丁桂

为旋花科植物土丁桂的全草。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苦,凉;入肝、脾、肾经。

性保健功效:利湿清热,除浊止带,敛精止遗。主治淋病、白浊、带下、疥疮、梦遗滑精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鲜者30~60克;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大巢菜

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全草。

食理:中医药认为它性味辛、甘,寒;入肾、心经。

性保健功效:清热除湿,益肾固精。主治肾虚遗精、梦遗、白带、阴中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或炖肉吃。外用:捣敷。

大一面锣

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锣的全草或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咸,平;入肝、肾、心经。

性保健功效:主治心脏衰弱、白带、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

大夜关门

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叶。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甘、酸、微苦,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固脱。主治子宫阴道壁脱垂。

用法用量:煎汤,5~10克。外用:研末调敷。

大地棕根

为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微苦,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养肝肾,涩精止遗。主治遗精、白浊、淋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炖肉吃。外用:研末调敷。

大剑叶木

为龙舌兰科植物三花剑叶木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涩精。主治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

大夜关门根

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甘、酸、微苦,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气,固精关。主治遗精、滑精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l0~15克,煎水服或炖肉吃。

大叶千斤拔根

为豆科植物大叶千斤拔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温,味甘。

性保健功效:活血脉,强筋骨。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偏瘫、阳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100克;或浸酒。

小叶薄荷

为唇形科植物小叶薄荷的全草。

性保健功效:有主治阳痿、心慌、失眠等症的功效。

用法用量:煎汤,15~20克。

山枝根

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苦、甘,微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肾固精。主治肾虚遗精、白带白浊、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

山海螺

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辛,平;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解毒消肿,生肌敛疮,振壮阳道。主治杨梅恶疮、白带、阴中痒痛、阳事不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克,鲜者45~120克。外用:捣敷。

山肉桂

为樟科植物钝叶樟的茎皮。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甘,温;入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肾散寒,壮阳振痿。主治肾虚阳痿、闭经等。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克。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千里万线革

为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平;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涩精止带。主治体虚贫血、心慌气短、遗精、带下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或炖肉食。外用:捣敷。

木香

为菊科植物云木香、越西木香、川木香等的根。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辛、苦,温;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温阳散寒,行气止痛,壮振阳道。主治寒疝睾痛,无故肿痛或痛缩,阴中寒凉、阳事不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克;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木馒头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花序托。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酸、涩,平;入肝、肾经。

性保健功效:活血消肿,利湿通淋,壮阳固精。主治遗精、、阳痿、淋病、自浊、阴疝囊肿、阴癞、下疳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车前草

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

食理:中医药认为性味甘、苦、咸,寒;入肝经。

性保健功效:清热利水,止带涩精。主治淋症、带下、白浊、泄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上一篇:女人的圣果――柠檬 下一篇:远离肥胖症饮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