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与学生心算能力的发展

时间:2022-08-19 05:01:18

数数与学生心算能力的发展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我们要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研究我们的教法,力争研究出适合自己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能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认为在小学低段有意识的进行各种方式的数数训练,有利于学生心算能力的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数数,心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数数并不是简单机械的从1数到100(以1为单位);还可以以2为单位:数偶数(2、4、6、8、10……)、奇数(1、3、5、7、9……);以3为单位数3的倍数;以5为单位数5的倍数;以10为单位数10的倍数;以25为单位……。

数学是由无数个数堆砌起来的宝塔,我们要想攻克这座宝塔就必须从一个个基本的数入手,逐步地去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要想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从认识数入手。那我们就应该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同学进行规律数数的练习,让他们首先认识什么样的数是单数,然后再进行数单数的练习,在数单数的时候让学生明确相邻的两个单数之间相差2。同样在练双数的时候也让学生明确相邻的两个双数之间相差2。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就会逐步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寻找数的形成规律。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每一种单位的数数练习都有它一定的阶段性和目的性。在小学一年级以数奇数偶数、3的倍数、4的倍数……9的倍数、10的倍数、100的倍数为主。通过这种数数练习,即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也为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打下潜意识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加法是乘法的基础,我们在练习规律数数,在数双数时都是以依次加2的规律进行数数的,这样我们就无形中向学生渗透了有关2的乘法口诀,同时我们在进行间隔是3、4、5、6、7、8、9的规律数数时,也都相应的渗透了相关的乘法口诀。如果我们从一年级就对学生进行规律数数的训练,对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大有好处的,同时也会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环环相扣,为以后的学习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使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通过规律数数同学们很容易的掌握了乘法口诀。这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可在教学中大大推广,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长学生的能力。

在二年级时则要有意识地进行较大单位的数数训练,特别要注意以一些质数为单位,如11的倍数、13的倍数……。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渐扩大数数单位,增加难度;即要练习顺数,也要练习倒数。这既训练了学生加减法的口算心算能力,也对以后快速口算多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等极有好处。

在操作形式上,以游戏为主,并以趣味题、口算题、笔算题为辅。数奇数偶数,可以男女分组进行比赛或男女轮流进行。找规律填数:11、22、33、 、 、66,并问第十个数是什么?连加题7+7 ( )7+7( )7+7( )7+7 ( )……。8×1、8×2、8×3、8×4、8×5……。

通过这些数数练习,除了对学生的心算口算有利外,对以后数的整除的学习也很有帮助。通过数奇数偶数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奇数、偶数的概念。通过数2、3、5、7、11、13……等质数的倍数,对后期分数的约分、比的化简、求最小公倍数、求最大公因数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化简58174,数数训练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化简为2987,看不出分子分母还可同时除以29。但经过计算29×1、29×2、29×3、29×4、29×5……之后,学生一眼就看出分子分母还有公因数29,快速化简为13。类似的强化训练还有11、13、17、19、23……等质数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对数已较敏感,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合数具有哪些因数(特别是质因数),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容易忽视的。

数数训练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数学知识,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实践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必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数数训练应当随时注意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这是一项长期的训练。

x

上一篇: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 下一篇:儿歌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