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幸福

时间:2022-08-19 04:55:17

“垂钓”幸福

幸福与否,乃灵魂之事,幸福不在于众多的家畜与黄金,而在于神明的灵魂上。——德谟克利塔斯

一日入夜,当我伏案劳作之时,身边躺在沙发上的妻子因刚刚看完一篇深含“大智慧”的小散文,突发感慨,打断了我的工作。

妻子读到的故事大致如下:一位年轻的渔夫懒散地坐在海边垂钓。此时,一位海边散步,且精于投资和理财的年迈富商路过便停下来和垂钓的小伙攀谈起来。在了解小伙的财务状况后,老者给年轻人支招,让他如何增加垂钓产量,如何营销来增加收益,进行积累,最终创建远洋渔业公司,然后打包上市等等。

“只有这样,你才能提前退休,然后能天天悠闲地坐在这里垂钓。”老者滔滔不绝说了一通后,略带得意之色地向年轻人说道,仿佛自己当年就是如此,如今才能这样放松地在海边散步。

年轻人听完之后,伸了一下懒腰反问老者道:“我现在不正过着这样的生活吗?”听罢,顿时老者沉默以对。

妻子对这一故事如此感慨,无非是故事让她开始反思,并重新对幸福进行定义。假设将中国某国有电视台经典而粗暴的问题——“你幸福吗?”递给年轻的渔夫,想必以他此时的心境肯定会简单而轻松地回答说幸福。当同样的问题如果摆在老者面前的话,虽然无法判断老者最终的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老者绝对会先犹豫一下。

在这里,我无意维护“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一天真的论断,事实上通过众多心理学的调查结论来看,富足确实会给人带来满足感和安全感,谁能否认这些不是幸福的前提呢?但问题的实质在于当人们变得富裕之后,幸福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在上面的故事中,年轻渔夫的人生如同在做“减法”,在有限的选择中,渔夫没有太大的欲望,只是在享受着海风、亲近着自然,过着无忧无虑的清闲时光,幸福在他看来简单明了。而对于老者而言,他的财富让他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视野,而选择背后的取舍也是一道必须完成的“加法”,让生活变得复杂。在他漫步海边时,或许能享受片刻宁静安逸的时光,但时间一长,或许他还会怀念大都市中的声色放纵和热闹嘈杂。

此时,幸福已经变得复杂,迷失在众多的选择之中,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远去。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幸福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奢侈品,同时也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大约1500年前,罗马的圣徒本笃曾建立了一个完整人生的模型——锻炼,劳动和奉献的结构组合。这种宗教式的虔诚对世俗的现代人吸引力并不大,但是这个模型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认识到了规律生活对我们身体和精神健康的积极意义,而在规律生活背后——我们似乎找到到了幸福的影子——平衡。

对于现代人而言,面临的最大平衡或许是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个有些逃避色彩的万灵药,本身带有误导色彩。它暗示,生命在别处光鲜亮丽着,而我们却被绑在现实的桌前。事实上,实现这个平衡的关键,不在于两者之间一个更合理的时间分配;而在于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花在那些让我们感到满足的事情上。

“不要拿你的家庭和他人的家庭作对比,把你的家庭和你的价值观,你力所能及的努力做比较”,美国女作者Julia Hobsbawm,在其《观感:在生活和工作间保持平衡的100个方法》一书中这样建议道,她认为,年过三十,每天给自己定下三个能力范围内的目标比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要有意义得多。

Julia给出的建议无非还是一个做减法思路,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让你感到满足和充实的工作,平衡或许还将变化,只是平衡之间的对象发生转换。

这里需要澄清的事实是,我们时常混淆工作(带薪的雇佣劳动)和事业之间的关系。如果将工作简单视为饭碗或营生,这本身无法使人感到满足,但是事业却具有生产性质和社会责任,可以也确实使我们感到满足。事业和工作也许部分甚至全部重合,然而关键在于去了解它们的不同。

首先,要找到什么样的事业会使你能感到充实,然后考虑怎样在你已有的工作中怎样去实现这样的事业。我们可能渴望一个本身就能带给我们充实感的工作,或者劳动量不是那么大,以致我们可以去在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可能的是,如果我们把兴趣变成事业,兴趣本身就会变得黯然失色。在这种有趣的转换背后,你能看到人的复杂性,以及幸福为什么会成为奢侈品。

当你已经认识事业产生的满足感是你的幸福的根源后,并计划以此为幸福之道时,需要你注意和谨慎的是,事业会对你的家庭产生腐蚀性威胁,家庭和事业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在你忙于事业时,互相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又会失去平衡,在得到事业成功的满足后,或许也会发出“王侯霸业只是一场空”的感慨。

如何把控平衡呢?规律、张弛有度的生活或许还是“无为而平衡”的法宝。

你可以在晚上不查邮件、不上网,或是在和家人吃饭时关掉手机。当你工作时也可不去查看儿女微薄的更新,或是在你查看公司财务报表时不要计划你的下班后的约会。

除了生活和工作、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平衡之外,一些额外行为也会增加你的幸福感,例如:一个人的独处和冥想、更加亲近自然、更加广泛的社交等等。

冥想源自宗教,宗教却是一种和过去世界重新衔接的方法,而冥想也同样有此功效。冥想可以修复你对过去的记忆,并让你的思维进行升华,逃离现实中的各种烦恼,而这打破你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紧张感。

亲近自然,显然十分明显,几乎所有的人都将去看作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高原的纯洁,自然力的伟岸,总会让你心旷神怡。即便是在家侍弄花草,也会让你感受到生命力和四季轮回的神奇。

更多的人际交往,也是幸福的重要元素,因为对物质的追求削弱了人们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求,也许满足意味着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入世的意义和目的。

如果所有这些你都无法做到幸福,那么你确实应该像年轻渔夫一样,做一做减法了,那时幸福会变得十分简单和清晰。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减法,那么最好去净土——不丹旅行一趟。

一位深入不丹经年之久的日本摄影师曾经这样评述过不丹人的幸福,“不丹人感谢蓝天和空气等自然界的恩赐,恪守藏传佛教的教诲,感谢共同生活的家人及家畜,并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他们恐怕没有幸福概念的意识,而是把身心对外界的直接感受当做幸福的根源吧。”

当自然和自我融为一体后,你的满足感会变得很简单,此时幸福也会很简单。此时,我们或许才会反思,人类的工业化文明破坏了自然,丧失了自我,也迷失在幸福之外,这样的结果是否有违我们的初衷呢?

上一篇:芝加哥和底特律:五大湖“双城记” 下一篇:北油所探索期货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