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头毛葱”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9 03:06:23

“独头毛葱”高产栽培技术

农安县北部的哈拉海镇是毛葱的主产区,每年毛葱的种植面积都在75000亩以上,传统的种植方式是以鳞茎进行栽植,这种栽培方式给农民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病。首先,冬贮困难,用做种子的鳞茎要冬季贮藏,管理不好很难保证质量;其次,用做种子的鳞茎都是“4~6辨”品种,一株可产4~8个小鳞茎,个体大小不一。销售时个体轻小的鳞茎很难卖到高价;再次,由于长期用鳞茎栽植,品种单一,退化严重,导致病害加重,软腐病、霜霉病、灰霉病连年发生,严重影响毛葱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哈拉海镇2010年开始引进“独头毛葱”进行种植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高产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 选用“独头毛葱”品种,该品种单株无分孽,每株只结一个鳞茎,鳞茎圆球形,外皮半革质,紫红色,肉质鳞片白色,带有微红色晕圈。

1.2选地 “独头毛葱”对土质的要求比较严格,要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pH为中性或微碱性,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要选择3年以上没种过毛葱,上年没有用过阿特拉津除草剂的地块。

1.3整地、施肥、做床 3月末,土壤化冻达10cm时开始整地,要整平、整细、无坷垃。结合整地进行施肥,亩施入腐熟的优质农肥4m3,硫酸钾型复合肥35kg加硫酸锌2kg。做床时,两垄合成一床,床面宽100cm,床间距30cm,做床后要把床面整平、镇压。

1.4播种 4月初开始播种,最佳播期是“清明”前后,最晚不能超过4月10日,播种时先在床面用小铧犁趟成行距5cm的浅沟,然后人工播种,亩播种量2kg,播种后浅复土深度1cm,等床表土稍干后进行镇压。

1.5田间管理

1.5.1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每亩地用50%乙草胺50ml加水30kg,喷撒床面一次。

1.5.2疏苗、间苗 4月下旬至4月末,小苗陆续出土,要进行疏苗、间苗,留苗间距4~5cm,每m2留苗130~140株,做到幼苗在床面分布均匀。

1.5.3灌水、排水 随着幼苗的生长,需水量也逐渐增加,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溉,达到土壤用手攥成团,松之即散的程度。灌水可用喷灌,每次灌水要一次性灌透。进入雨季后,随着降雨增多,田间有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减轻病害和霉烂的发生,保证毛葱的正常生长发育。

1.5.4防治病害 毛葱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霜霉病和灰霉病,软腐病用70%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40%乙磷铝500倍液喷撒;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500倍防治。以上几种病害喷药时间都是6月上旬开始,每隔一周喷一次,连续喷2~ 3次。

1.5.5防治虫害 毛葱的虫害主要是蓟马虫、潜叶蝇和根蛆,蓟马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叶面喷散;潜叶蝇可用25%的溴氰菊脂乳油1200倍叶面喷撒;根蛆可用40%乐果乳油+90%辛硫磷1:1比例混合配成1000倍液灌根,每亩地用量60kg。以上几种虫害防治时间都是6月上旬开始,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2~3次。

1.5.6清除田间杂草 毛葱生长中后期,部分没有除净的杂草与毛葱共生,争水、争肥,一旦发现要及时拔除。

1.6收获 “独头毛葱”生育期100天左右,成熟时要及时收获,收获过早鳞茎外皮没有革质化,易冒浆,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过晚易腐烂,不耐贮藏,最佳收获期在暑伏后2~3天。收获后要就地晾晒,如下雨也不要遮盖或传堆,晾晒3~5天达到半干时剪叶去皮,待鳞茎表皮全干后,过筛装袋,放入防雨棚内等待出售。

2.效益分析

2.1产量对比 “独头毛葱”每亩地产量1700kg,“4~6辨”毛葱每亩地产量1500kg,“独头毛葱”亩增产200kg,每kg1.60元,亩收入增加320.00元。

2.2种子投入对比 “4~6辨”毛葱亩用种量170kg,每2.00元/kg,亩投入340.00元;“独头毛葱”亩用种量2kg,每140.00元/kg,亩投入280.00元,每亩地种子投入费用节省60.00元。

2.3管理投入对比 做种子用的“4~6辨”毛葱需冬季贮藏,每亩地种子冬贮费用14.00元,而“独头毛葱”种子不需冬贮,每亩地种子节省冬贮费用14.00元。

2.4销售价格对比 “独头毛葱”鳞茎个体较大,而且均匀一致,销售价格比“4~6辨”毛葱每kg增加0.40元,亩产1700kg,亩增加收入680.00元。

综合以上对比,“独头毛葱”比“4~6辨”毛葱每亩地增加收入1074.00元。

上一篇: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会长 卢... 下一篇:除草剂磺草酮水解速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