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19 01:17:56

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小儿实施手术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独的氯胺酮实施麻醉过程,研究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七氟醚实施麻醉过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变化、麻醉效果及其氯胺酮用量结果。结果:实施麻醉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HR、SpO2和MAP)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观察; 氯胺酮; 七氟醚; 小儿静脉全麻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2-0036-02

doi:10.14033/ki.cfmr.2015.12.017

在临床麻醉用药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结合各种药物的麻醉疗效和不良反应综合选择,尽可能的提高手术实施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下面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实施小儿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单独的氯胺酮和氯胺酮复合七氟醚实施麻醉过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变化、麻醉效果及其氯胺酮用量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2年4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小儿实施手术患者,每组各41例。研究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1~9岁,平均(4.19±0.56)岁。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1~9岁,平均(4.15±0.59)岁。其中实施疝高位结扎修补手术30例,头面颈部手术患者4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5例,包皮环切术、L睾及精索鞘膜积液手术35例,骨折等骨科手术患者8例。本次研究的ASAⅠ~Ⅱ级患儿无心肺肝肾等疾病,无精神病及麻醉手术史,无咳嗽、流涕、发热等呼吸道症状,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做好麻醉准备工作,术前禁食6~8 h,禁水4 h,在麻醉实施前需要给予患者盐酸戊乙奎醚10 μg/kg静脉注射[2]。长托宁具有较强效和较长时间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3]。

对照组采用单独的氯胺酮实施麻醉过程,氯胺酮药物用量:氯胺酮药液稀释至100 mg/10 ml,首次剂量按1~2 mg/kg计算,缓慢静脉推注亦可复合,0.02 mg/kg咪唑安定混合静脉注射麻醉,一般推注毕10~15 min追加首次氯胺酮1/2或者0.5~2 mg/(kg・h)在手术过程中将氯胺酮持续输入,速度控制在95 μg/min左右。

研究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七氟醚实施麻醉过程,七氟醚药物用量与方法:入室后静注氯胺酮1~1.5 mg/kg,患儿安静后半开放吸入6%~8%的七氟醚(Detax-Ohmeda Sevotec 5挥发罐),氧流量调整至4~5 L/min[4],大约30~60 s观察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无体动,保留自主呼吸,调整氧流量调整至1~2 L/min,七氟醚调整至2%~3%,术中不在追加氯胺酮,等到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实施麻醉过程。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变化、麻醉效果及其氯胺酮用量结果[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麻醉前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麻醉30 min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HR、SpO2和MAP)分别是(107.84±3.41)次/min、(96.15±1.22)%和(93.84±3.41)mm Hg,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情况以及躁动情况分别是(16.31±6.26)min、2.44%和2.44%,对照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情况以及躁动情况分别是(30.31±7.70)min、12.20%和12.20%,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的氯胺酮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氯胺酮用量为(40.31±10.26)mg,对照组患者氯胺酮用量为(106.31±12.26)mg,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由于自身身体发育不完全,机体各功能的抵抗力较差,因此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对于手术的配合度是非常低的,这种情况下开展小儿手术的麻醉要求是非常高的[6]。氯胺酮是当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儿物,这种药物的临床麻醉效果是非常显著的[7]。但是由于手术实施过程中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使得患者很容易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而影响了整个人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为了提高小儿对于手术实施的配合度,必须要做好物用量的控制,既不能够药物用量过多,影响了小儿术后的苏醒和生命安全,也不能够药物用量过少,导致手术过程中小儿清醒,从而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开展,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准确的结合小儿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状况选择适合的物用量,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上一篇: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小粗隆结构修复固定的临床价... 下一篇:不同程度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