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与管理探讨

时间:2022-08-19 12:17:23

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与管理探讨

摘要:经济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建设,房地产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对于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和管理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并且对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作了说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建筑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庞大的电气系统为实现建筑电气化和智能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为工程里电气施工的实施增加了压力;要想可以真正的实现智能化,那么就要知道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使用,该怎样做才能安全的实现电气化。

2.电气施工的工作内容

2.1准备工作。

电气施工包含于整个建筑工程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实施过程当中,因此在工程项目确定实施之前,就要对其中有可能所涉及的电气部分查阅相关的资料,使其对电气施工的工作有足够的了解。

2.2设计方案。

为电气施工设计的方案要明确的表达出施工图对于电气施工所提出的各项要达到的要求和功能,各项该达到的技术指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可提供电源的方法。不仅如此,设计的方案当中还要涉及到其它的相关专业的工作,其它的建筑物实现电气连接的必须条件和使用的性质。如果设计的方案不能够详细的揭示出对模拟建筑物各种电气施工的过程中要达到的要求的话,这种施工图是不完善的,会影响到实际操作中电气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要认真的设计施工方案。

2.3严格审图。

当设计单位交上所设计的图纸以后,电气部门的相关人员就会对提交上来的设计图进行检查,审图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重的是图纸的总体性和方案的可行性等一些原则性问题,若第一阶段没有严格审图的话,就会造成边建造边修改图纸的情况出现,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第二阶段是在严格实行完第一阶段审图之后,跟施工单位做全面的图纸讲解,例如电气施工部分的设计分配的指标、设备仪器摆放的位置、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电路安排是否合理以及施工工作的书面说明等;同时还要和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沟通以便能更好的理解图纸的设计,为正式施工做好充足的准备。

2.4认真选型。

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是决定这个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且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也影响着电气系统的质量,所以,对于设备的选择必须要按照图纸的要求来预定货物,严格的控制好质量关,同时还要做好材料设备的检验工作。有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格的对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设备进行验收,如外观的检查,电气性能检查等一系列的检查,不买入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的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合格后的材料设备才能使用,并对这些材料妥善保管。

3.电气施工管理

一个建设项目的完成是由好几个分部的工程而完成的,所以只有每个分部的施工质量全部都合格,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成功,才能建造出令人满意的建筑物。为了保证得到这样的成功,电气施工的管理人员还会经常性的来到施工工地上,为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检查那些隐蔽的部分。管理人员主要检查以下两个方面的程序。

(1)接地工程。接地工程是通过充当基础底板的钢筋混凝土的贯通、柱和底板主要钢筋的焊接、以及所做的防腐防潮的保护工作等来进行的接地电阻有关阻值的测试,看接地电阻值是不是符合标准的图纸设计和有关的法律规范。如果所测出的电阻值偏高的话,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人工的接地极,以便减小所测出的接地电阻。

(2)防雷引下法。防雷引下法一是用一根立柱主筋当做引下线,将当做引下线的那根主筋从上到下都必须做上标记;二是选用专门当做的引下线的主筋,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做好焊接的连接并且还得做好防腐的工作。

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施工之前要熟悉施工的合同、 施工的计划和施工的方案等, 以便能够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资格,并且能够确保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械用具等方面也符合施工一系列的标准。施工之前要认真的研究施工所用的图纸,正确的理解图纸所设计的内容和需要的技术要求;同时还要对设计的图纸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图纸中有错误的地方,应当在第一时间里让设计单位对此进行二次修改, 并做好相应地记录。施工之前要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流,让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图纸的内容,建造出令人满意的建筑物来。

4.2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相关设备和所需要材料的进入施工现场的验收,施工程序的质量监督以及某些隐蔽工程的质量检验等。

(1)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建筑设备进行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材质检测报告以及

保修证明等都是最基本的检查。标识模糊不清、不符合规定的都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消防灯具也必须得具备消防部门认可的身份证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 配合土建工程做好预留措施,如预先留一些安装所需要用的孔洞、提前埋入一些电气系统需要的构件或暗中先固定好一些塑料线管等。硬性的塑料线管接口要严密一点,和塑料制的线盒接口处就需要使用锁扣式的接头,防止日后会发生渗漏的情况;金属制的线管管口必须要很整齐;线管的弯曲半径应保持在适当的比例中,不能有张裂的情况发生。所有预先埋入的工程在隐蔽前都要一一的进行检查,待验收以后才可以进行隐蔽处理。

(3) 检查施工电气设备的基础和电缆等是否符合安装的条件,并且要能够预测之后的扫尾工作是否会影响到已经安装好的电气设备的质量;将配电柜和配电箱等设备进行固定,以便能够进行电气接线检查;对于明敷的消防线管、线槽和应急照明箱的箱体等进行防火处理;铺设桥架、线管时保证其与各个电气设备能够保持贯通,同时将金属桥架、线槽以及金属线管等进行接地。

(4) 施工的过程必须按照已经审批过的施工方案来进行,如果在施工当中发生修改图纸的情况,应进行认真的核查,在得到设计单位允许后才能进行施工,审查与修改过程必须做记录,每一道程序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不能按照施工人员自己的感觉来进行。

(5) 与其他专业工程如通风空调或电梯安装等进行综合运行测试,正常运行后才能对其验收。

4.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是指对已经完工了的电气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要使用专门的检测设备来做好电气设备的测试运行工作,认真阅读说明书来熟悉设备的规格与型号,检查设备是否符合同规定;了解设备的操作规范与操作流程,设备对环境的要求一定要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对重要的送电设备应进行详细的重点检查,如柜内所装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可靠、标志是否齐全、绝缘是否符合要求;按照规程逐个送电,同时观察电压与电流空载时的指示情况,若发现异常声响或者局部异常发热等现象应及时断电;空载运行正常后即可加负载直至全负荷地进行试运行,如果24小时之内都没有发生故障,那么就认为电气设备可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要编写竣工材料与绘制竣工图,实际施工中发生的所有的更改都要标注在竣工图中,并且将隐蔽工程记录、绝缘电阻的摇测记录以及设备材料的合格证等进行装订,最后进行移交与归档,同时做好备份,便于日常的维护工作。

5.结语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如此之快,那么重视电气施工管理在建筑事业中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整个施工团队一起努力,共同以最高的标准来完成项目的设计、把关与核实,才能真正的实现成功。

参考文献

[1]杨立群.浅谈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与管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13(16)

[2]段宗涛.浅谈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与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J].2013(24)

[3]李秀文、游艳峰.对建筑工程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的探讨.建材与装饰[J].2012(10)

[4]付荣华、黄成.建筑电气安装的施工质量管理探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J].2013(36)

上一篇:基于VC++的通用坐标转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建筑项目造价失控的成因及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