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积累 轻松识字

时间:2022-08-18 09:55:53

注重积累 轻松识字

摘 要: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创新识字 激发兴趣 提高能力 巩固成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记住那么多字,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往往记住了今天教的,忘记了昨天学的,不能牢固识记。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识字呢?作为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兴趣持续的时间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就需要努力探索各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更精彩。教师能在每一节识字课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特别是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比较去识字,从而有效地激发教学的成果。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识字的好习惯和能力。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利用实物、图片帮助学生识字

汉字都是由音、形、义三部分组成,在识字时让学生死记硬背字的音、形,理解字义,学生很难记住。如教学“月”字时,一开始就教学生读,意思是晚上的月亮,让学生记住“月”字是怎样写的,今天可能记住了,明天又会忘记。如果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识记“月”字,效果就不同了,教学时,出示蓝天背景下的弯弯月亮图,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很容易说出是“月亮”,教师相机教学“月”字的音,用弯弯的月亮图帮助学生记住“月”字的形,这样,学生记住“月”字就容易得多。又如教学“笔”字时,教师出示一支竹毛笔让学生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教师手中的这支笔,上面部分是竹子做的,下面部分是用动物的毛做的,教师相机教学“竹”字头及“毛”字,学生便会发现“笔”字的上面是一个“竹”,下边是一个“毛”,这样他们就记住了“笔”字的字形。

二、趣味法教学识字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启发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谜语识字

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猜谜语可分为猜字谜和猜物谜两种。如,教“日”字时,编成“四周不透风,一横在当中”字谜,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趁机教“目”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日”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四面不透风,两横在当中”的字谜。再如,“也”字,“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我在教编几个字谜之后,让学生试着编几个,对于学生编的每一个字谜,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把恰当的字谜及时记录下来。因为这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特点,能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通过猜字,学生感到易学、易记,教学效果明显。另外,还可以编一些物谜让学生猜,使有形的文字与事物相结合起来,如“雪”字可以编成“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的形状、特点,而且使“雪”字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歌谣识字

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识字单元训练,我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儿歌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木子李,立早章,弓长张,耳东陈,小土尘,小大尖……在教学“睁、腰、爬、时”这些生字时,可以用这样的歌谣,目争睁,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时。两字合在一起,好记好认识。教学“感谢”两个字时,可以用这样的歌谣: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3、故事识字

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小小生字的每一个笔画当作人,让字活起来,动起来,走进自己编的小故事中。如区分“玩”与“完”。国王的二儿子最喜欢玩了,他玩的时候从来不戴帽子,因为神仙曾经告诉过他,只要是戴上了帽子,尤其是“宝盖帽”他就完了,他就要独立生活,不再是国王的儿子了。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玩”叫做玩耍的玩,把“完”叫做完了,完成的完。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既识了字,又学会区分。以后学生在给汉字编故事的时候,也会去寻找汉字的特点。这样就会拓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他的创新意识。识字会变得有趣,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4、游戏识字

在我们的印象中,小学时的学是先由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然后对音,形、义进行讲解,最后学生抄写三次或五次。这样的教学在80年代也许还行,放到现在就行不通了,因为需要识记的字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因此必须要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三、利于课外阅读识字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汉字,只要老师能适当的引导,定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门、窗、椅、桌”等字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拼读后,然后引导他们对照教室里相对应的事物进行看一看、读一读、认一认。同时又可以调动已有的语言积累,进行词语扩展,巩固识字。又如:教学《自选商场》一课时,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认识“面包、牛奶、火腿肠”等词语来认识一些食品,增识一些汉字,当学生对这些生字的音、形、义有一定的了解后,便引导他们用这些生字自由地进行说话练习。这极好地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更是利用了课外资源,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学生也经历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体验。我们要让孩子们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我们可在班上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既扩大了识字量,丰富字词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总之,识字应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孩子们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因此,注重积累,轻松识字,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上一篇: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下一篇:也谈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