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转制本土法人银行的战略部署

时间:2022-08-18 09:02:43

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转制本土法人银行的战略部署

摘要:2006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指出对于有意进入人民币零售业务的外国银行需将其分行转制为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法人银行,法人银行导向政策的实施增加在华设立的外资法人银行,这一政策出台至今6年时间,对中资银行带来了竞争和挑战,本文从此角度出发,试论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转制本土法人银行的战略部署。

关键词:外资银行 本土化 法人银行 中资银行

引言

截至2011年末,已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98家银行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其中,在华外资银行法人数量已经达到39家。与此同时,在华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和地域都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仅有4个省区没有外资银行机构。

一、外资银行转制本土法人银行实例

(一)荷兰银行旗下中国业务已转制为本地注册法人银行

2007年7月荷兰银行旗下中国子公司已经转制为本地法人银行,该银行得以向中国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人民币银行服务,旗下中国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经从13亿元人民币提高到了40亿元人民币。

(二)恒生银行转制本土法人银行

恒生银行于2007年5月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法人银行。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恒生中国)于2007年5月成立,为恒生银行全资附属公司。目前,它在中国内地有16个网点,包括7家分行。

(三)瑞士银行北京分行获批转制为本地法人银行

2012年5月瑞士银行北京分行已获得中国银监会最终批准,正式转制为本地注册的外商独资法人银行。这一新实体将命名为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已于2012年第三季度正式开业。

二、外资银行转制本土法人银行的战略布局

(一)网点开发模式

1.着力发展一线城市,拓展二、三线城市

首先重点发展一线城市。外资银行在营业网点布局上首选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截止2012年3月,已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到上海设立机构,共有外资法人银行21家。其次,逐步拓展二、三线城市。如武汉市政府于2006年公布了《促进外资金融机构来汉发展的政策意见》,设立了1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发展,吸引了汇丰、发兴、东亚、瑞穗、渣打、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外资银行进入武汉。

2.不惧乡村,迈步乡间小道

(1)汇丰设立村镇银行

汇丰是第一家在国内设立村镇银行的外资银行,其在湖北随州、重庆大足、福建永安等地都设立村镇银行,并将汇丰在国外农村金融市场的经验用于中国市场。

(2)花旗设立小额信贷公司

2008年12月,湖北荆州公安花旗贷款公司成立,这是我国首家由外资银行发起并在农村设立的贷款公司,花旗银行目前是外资法人银行中设立小额信贷公司最具特色的金融机构。

截止2010年底,我国乡村银行总数达350家,其中外资银行开设的有近50家,占比近20%。

(二)业务开发模式

1.着力开发中资银行不擅长的业务

(1)中小企业理财业务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在华外资银行通过仔细甄别,为中小企业量身设计融资方案。花旗银行向中小企业推行“优质商务”服务,一站式助推企业融资,设立企业金融专员,为客户定制包括企业贷款、现金管理、贸易融资与服务等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

(2)针对高端客户的银行业务

花旗银行的高端客户能在花旗银行的各个分行看到装修风格颇具特色的客户服务中心,感受外资银行在客户理财规划、投资顾问方面的优质服务。

2.长足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业务

(1)电子银行业务

外资银行利用其两地资源优势,通过牵线搭桥实现“两地通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东亚中国和香港母行就利用两地资源,整合打造“两地通个人网银”服务平台,提供两地快速汇款等电子银行业务。

(2)备战基金托管业务

外资银行在资产托管、基金公司中后台业务外包方面,本身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按照2011年5月份第三轮中美战略对话承诺,中国将放开外资银行基金托管业务,这将是外资银行又一个利润增长点。

三、中资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中小企发展壮大后目标收益的损失

中小企业发展初期需要资金支持,中资银行由于对风险的把控不到位,往往对于处在发展壮大阶段的中小企业惜贷,给外资银行创造了业务空间,等到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后,已经发展成为外资银行的高端客户。

(二)高端客户的流失

外资银行实行混业经营,集投行、证券、保险于一体,因此相对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拥有更先进的服务和产品,能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一站式服务。

四、中资银行应对挑战的战略部署

(一)中资银行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

加快金融混业经营化进程,推动和促进银证、银保合作发展。

(二)中资银行加快金融创新提供多元化服务

中资银行要树立需求创造财富的思想,加快金融创新,研究市场需求,大力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不能将潜在具有核心利润价值的领域拱手让人。

(三)中资银行注重人才培养与管理

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以及人才激励制度,降低人员流动性,防止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赵平莉.外资银行模式论[J].现代商业银行,2012(8)

[2] 寻舸.刘长庚.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挑战及国内银行的应对措施[J].财政与金融,2010(8)

[3]谭小芬.规划本土银行差异化竞争[J].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03)

作者简介:

罗莉(1981- ),女,贵州贵阳人,硕士,就职于贵州商专财政金融系,讲师,研究方向:商业银行。

上一篇:浅谈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