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需求为核心分析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时间:2022-08-18 09:00:39

以专业需求为核心分析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然而大部分中职数学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不注重数学和专业课的结合。中职数学的教学改革必须以专业需求为核心。文章结合当下中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何在以专业需求为核心的前提下,对中职数学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升中职数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中职数学;专业需求;教学改革

一、前言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中职教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实干型、专业型人才,对实际操作技能这一项要求颇高[1]。因此,中职院校大多以专业课为教学重点,把基础课作为教学辅助。中职阶段的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困难,职校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是底子薄和基础差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再者,当下中职教师基本按照教材内容来授课,不考虑职校学生本身的现状以及特点,没有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结合,要想达到相应的教学成效相当困难。因此,对于中职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实际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研究如何让数学学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才能发挥中职院校的职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二、中职院校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课程兴趣不高

数学虽然不像文科类的课程拥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学习起来仍然相当困难。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都比较欠缺,偏科的现象相当严重。数学教师如果不能运用恰当的方法授课,必然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另外,中职院校因其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就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教如果不注意引导,大部分学生会过度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数学这门基础课程的掌握。另外,数学课程原本就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也会渐渐忽视对数学课程的教学。

(二)数学和其他专业课分裂开来,增加教学难度

要进行中职数学的改革工作,就要重视专业课和数学科目相结合。数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中职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数学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但是,当下许多中职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授课中,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局限于教材当中,没有根据学生专业的方向设计教学方案,不仅导致教学难度增加,也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三)教学模式单一,教材单调,无法将专业知识引入课堂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到课堂当中,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当下的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一块黑板、一张面孔就能完成整个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除此之外,数学教材老旧,课程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也是一大问题。虽然数学是一门基础课,但如果能在教材上引入专业课内容,就更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

(四)数学教师的知识面较窄,缺乏对其他专业知识的认知

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院校的理念是“为就业而教育”。为了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院校在任课教师的选择上必须考虑专业化、素质化及全面化。但是,当下的中职数学教师往往只擅长数学科目,其他专业知识则相对匮乏。教师知识面过窄,对教材的把握度不佳,因此无法将其他专业知识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中,达不到以专业需求为目的进行数学教学的目的[2]。

三、如何在以专业需求为核心的前提下对中职数学教学进行改革

(一)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内容引入教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人们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中职数学的改革首先也要从课堂上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把数学知识局限于教材中,学生不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要想让数学和专业课相结合,就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概念上的讲解之后,着重教授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教师可以简述某个数学知识在其他专业课中的运用情况,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专业课的知识点引入课堂并为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学生既能学习到不同的专业知识,满足专业需求,又能重新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为中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讲述《数列》这一章的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和专业课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各种表示法及使用场合。随后,教师可以导入一个关于汽车贷款还款的问题,选择几名学生进行现场演示,模拟汽车店的销售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了解课程的难点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列的知识来构建汽车还贷款模型,用不同的模型来设计不同的贷款方案。运用这种直观的方法,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不仅使学生容易接受,还能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二)专业课的设计要和数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感知能力

大部分中职院校比较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而基础科目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因此,要想提高数学学科在中职院校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是从专业课入手,在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中插入数学知识[3]。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课程的内容大纲进行梳理,对数学知识点和专业课程知识点进行整合,找出相互关联的地方,有哪些专业课程的难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有哪些抽象的数学难点可以用专业课的特殊方法立体表达出来。运用这样的方法让专业课与数学相结合,不仅能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导入一个关于购买商品房的题目,让学生分别扮演购买者、房产公司人员以及专业会计师的角色。随后,引导学生利用等比数列的知识来解决类似“实际付款总额比一次付清多付多少钱”的问题,既普及了教材上的财会知识,又能和数学理论相结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够服务于其他的专业,明白学好数学相当重要,进而提升数学科目在中职教学中的地位。

(三)提高任课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中职院校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相应的学习习惯也不同。因为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学生往往呈现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中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学习教案,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还要注意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培养专业化的数学教师,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数学教师也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对其他专业学科的内容有一定的把握,这样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会计专业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思维和习惯,如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比较强,那么就可以多导入一些课堂练习。教师还要在闲暇时对会计基本技能、统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一些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融入数学课程中去,数学更加符合会计专业学生的需要。

(四)注重学生信息反馈,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中职数学教学想要进行有效改革,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数学学习有时候会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课后作业的反馈和学生考试成绩,这样就不能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在教学课堂上进行教学评价,是有效反映教学效果的方式之一。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参与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互相评价。通过建立这样的评价机制,教师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更改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为中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讲述《数列》这一章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入一个关于汽车贷款还款的问题后,分组让学生模拟汽车的销售场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换解决问题的方案,相互讨论并指出不足之处,最后由教师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构建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

四、结束语

总之,中职院校的目的就是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实干型、专业性人才,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必须以专业需求为核心。中职数学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将专业课程知识引入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业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需要将数学和其他专业课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体现中职数学的专业化特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增设的专业课越来越多,如何以专业需求为核心开展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仍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海滔.中职数学职业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职业,2014,18(06):82-83.

[2]林文清.基于专业需求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6):59-61.

[3]刘佳瑛.浅谈基于职业需求的中职数学课程改革[J].新课程(下),2015(12):6.

上一篇:关于理性对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下一篇:不同品种枣黄酮及多糖体外抗氧化性评价